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2名青年 获第26届山东青年五四奖章
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 奋力开创法治泰安建设新局面
市科技馆 “五一”科学嘉年华活动精彩纷呈
追“新”而行 逐“绿”而进
2024“百年糊涂老酱香杯” 齐克努羽毛球系列赛混合团体赛(第二季度赛)举办
税宣“春风”常吹 税惠赋能企业发展
一季度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5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新”而行 逐“绿”而进
——访泰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学国
■李学国接受采访。记者 赵文文 摄
 

□记者 郑凯

“做世界一流的岩棉制造商”,在泰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石节能”),这条醒目的标语体现着企业的发展愿景,也彰显着企业在行业内塑造的影响力。年产能达90万吨,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20%以上,产销量稳居中国第一、世界前三……泰石节能追“新”而行、逐“绿”而进,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阔步前行。

●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20%以上

对许多人来说,“岩棉”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这些外观看起来像棉花一样蓬松的纤维材料,有着出色的保温、隔热性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建筑和保温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

岩棉是火山喷发后,岩石融化形成的质地柔软的丝状物,这是人类对岩棉最初的认知。“通俗地讲,岩棉的生产过程就是模拟火山喷发的过程。玄武岩在1700℃的高温下熔化后,经离心甩丝,成为极细的岩棉丝,再经过铺叠、挤压、固化等多道程序,就能成为岩棉产品。”泰石节能总经理李学国说,“我们研发出了岩棉生产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岩棉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废边和粉末,经加工后可重新回炉使用,实现了无外排清洁生产。”据了解,泰石岩棉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绿色建筑、工业节能、现代农业和船舶制造等领域。

坐落于泰山脚下的泰石节能创立于2011年9月,专注于玄武岩纤维节能制品的生产、技术研发和销售,提供专业化防火、保温隔热、吸声降噪系统解决方案。经过10余年的创新发展,泰石节能拥有了山东泰安、辽宁铁岭、安徽滁州等七大生产基地和12条智能化玄武岩纤维制品生产线,年产能达90万吨,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20%以上,产销量稳居中国第一、世界前三。

●自研技术引领行业低碳发展

泰石节能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科技立业发展之路,逐渐成长为国内岩棉行业的领军企业,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近2亿元。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研发过程中,我们获得10项发明专利、75项实用性专利,同时,我们通过迭代更新核心设备,屡次拔高工艺‘天花板’。”李学国说,通过自主研发和持续创新,公司全面掌握了先进的大型岩棉生产线成套技术和岩棉生产工艺技术,并自研生产线核心装备,推动生产工艺标准化。“通过持续进行工艺技术创新和余热回收利用,我们的立式熔炉整体热效率超过了42%,产品综合能耗低于240kgce/t,远低于国标先进值要求的‘≤400kgce/t’,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李学国说,泰石节能以实际行动推动岩棉行业节能减排。

李学国介绍,泰石节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全电熔融技术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公司2023年自主研发设计的新一代10万吨大型电熔融成套技术生产线于今年4月在山西永济投产,是全世界单线产能最大、装备技术水平最高的玄武岩纤维制品电熔融生产线。目前,公司两条电熔融生产线每年可节能6000吨标准煤,使二氧化硫排放减少30%,氮氧化物排放减少20%,粉尘排放减少30%,碳排放减少4000吨。公司进一步实现了岩棉生产过程中的碳减排目标,持续引领行业低碳发展。此外,公司还将光伏发电项目全面融入生产,即将在七大生产基地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近31MW。

●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岩棉作为A级不燃保温材料,具有极低的导热系数、优异的防火性能,在高温下也不会产生有毒气体,应用越来越广泛。李学国介绍,2023年,国内岩矿棉市场总容量约为380万吨,其中,泰石节能销量为78万吨。截至2023年底,泰石节能岩棉产品销售量超328万吨,服务总体量达4亿平方米,公司为推动我国建筑节能和防火安全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从国家政策方面来看,建筑节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节能设计标准进一步提高,多个省份出台条例,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由75%提高到83%,建筑节能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李学国说,建筑节能的持续发展为岩棉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新质生产力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李学国说,泰石节能作为岩棉行业的“领头羊”,将坚定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方向,驱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依靠技术进步推动泰石节能不断做大做强,为推进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