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6日讯(通讯员 李鲁侨)党员中心户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微堡垒”,承载着激发党组织活力的“大能量”。邱家店镇刘家疃村通过建强党员中心户,辐射联系一批党员,服务带动一方群众,全面畅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组织就在家门口”“党员就在我身边”。
建强“联”的队伍。严格标准寻户,刘家疃村注重选择村中的无职党员,优选一批政治素质好、热心公益且在群众中德高望重的党员来组建党员中心户队伍。规范程序选户,按照个人自荐、党员群众推荐、村党组织党员大会研究确定的程序,择优创建党员中心户46户,每个中心户联系10户左右村民,形成“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统一形式建户,统一发放一枚徽章树形象、一块牌子亮身份、一本笔记记民情,有力推动党员中心户标准化建设。
优化“联”的方式。刘家疃村坚持“就近就亲、便民利民”的原则,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综合研判确定联系对象。组织党员中心户定期到人员聚集场所,在与群众拉家常的过程中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关注群众日常使用的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与群众结成网络好友,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各类诉求,种好网上“责任田”。
搭好“联”的载体。刘家疃村定期召开“吐槽大会”,通过民情展谈、村民说事、板凳夜话等活动,心贴心、面对面沟通,听民意、解民忧,让“槽点”变亮点。做好志愿服务,党员中心户带头开展环境整治、红白理事、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感召力。办好“草根组织”,村内相继成立秧歌队、腰鼓队、广场舞协会、戏曲协会、棋牌协会、抖音协会等10余支队伍,队长全部由党员担任,在文艺演出或休闲娱乐时,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
解决“联”的问题。刘家疃村组织党员定期走访,实时掌握民情、收集民声,重点风险隐患及时上报,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对于反映和发现的问题,党员中心户第一时间介入,能解决的就地解决,实现村民诉求“家门口”反映、“家门口”处置,让党员中心户成为“找得到、帮得上”的“村民贴心人”;不能化解的矛盾及时上报网格、村,构建“群众点单——党员派单——村党组织(含上级)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工作流程,做到群众诉求和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保障“联”的机制。刘家疃村每名“两委”干部指导3—5个党员中心户,传达上级政策、通报村级工作、定期谈心谈话、明晰工作重点。组织党员中心户参加邱家店镇党校集中轮训,在研学基地、田间地头、施工现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用好各类线上学习平台,不断提升党员中心户能力素质。实行党员中心户“先锋亮绩、积分管理”模式,设置基础分和贡献分,通过奖励积分进行超市购物、评选示范户等方式,加强正向激励和反向督促,推动党员中心户当先锋、作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