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小东 陈思
走进东平县旧县乡,社区内一条条道路平坦开阔,一栋栋楼房整齐排列,百姓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田野间,勤劳的农民拿起锄头、犁头,栽种果树、管护林木;东平湖畔,养殖大棚内鱼儿欢腾,企业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产业兴旺,托起乡村振兴富裕梦……
从过去的庸懒散、产业弱、脏乱差,如其名的“旧”,到如今作风严、产业盛、环境美,焕发新面貌,一个个新变化,离不开旧县乡近年来采取的一项项严格又为民的举措。
转作风、强治理
提振群众“幸福底气”
党员干部转作风、办实事,才能做好群众服务工作,提振群众“幸福底气”。
旧县乡小,有30个村、60余名机关干部。如何提振干部精神状态,提升工作效率?旧县乡从转作风入手,通过实行“揭榜挂帅”“一线考评”“动态调度”三项机制,在党建引领、业务能力、服务效能方面下功夫,成立6大工作专班,机关干部全部下沉一线,抓产业、进村居、包环境;设立机关干部“红黑榜”、支部书记“擂台赛”,30余名年轻干部脱颖而出,30名村支部书记扛旗挑梁,工作越干越好、精气神越干越足。
“过去,村‘两委’班子比较散乱,大部分人就是在村里挂个名,下通知也很敷衍。自从抓作风整治后,大家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了。”旧县乡旧县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连生说,以前的村“两委”比较自由散漫,工作很难推动,转作风以来,村“两委”班子团结了,服务跟上了,治理也越来越顺。
今年3月,为抓好电动车安全治理,旧县一村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首先在村里建设电动车充电棚,由村干部试验充电效率及充满电所需费用后,再通知村民。村里还同村民签订电动车不上楼协议,以确保安全。“村民都很配合,这要放在以前,是不敢想的。这也说明了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服务跟上了,切切实实为老百姓做实事,才能获得他们的信任。”黄连生说。
作风转变了,基层治理效能也得到了提升。时代新城社区是我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4个万人社区之一,配套建设了老年公寓、党群服务中心、卫生院、幼儿园等基础设施,曾被评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第二批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社区”。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