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吴振宇 朱玉祥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贯彻落实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在新旧动能转换、数字化转型、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等方面加力提效、奋力争先。
高标定位提效能
科学搭建目标体系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坚持稳中求进、重点突破,建立“11266”工作体系,围绕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一个中心,抓好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锚定“进八争五奔前三”“双倍增”两个目标,突出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做大培强、技改提级、梯度培育、产业集群六大重点,强化党建引领、政策支持、企业家队伍建设、服务升级、营商环境、能力机制六项措施,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和决心,高标准制定工作目标,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扛牢工信担当。2023年,我市在打造省特色产业集群、省级智能制造标杆、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等7项工作中均位居全省首位。
实干担当促发展
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工业技改,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该局实施“千项技改扩规”工程,围绕数字化转型、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工业强基和重点产业改造提升等重点,“点对点”挖潜力、“面对面”解难题、“链到链”抓落实。2023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8%,居全省第3位;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9.1%,居全省第1位。
强力赋能升级,数字化转型全面起势。围绕“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彰显成效、三年跨越发展”的总目标,该局制定出台《泰安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3-2025年)》和“数转八条”,开展“十百千数字赋能”“共性场景复制推广”行动,大力实施“培基”“固本”“强链”“育群”四大工程。我市数字化转型规划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聚焦绿色低碳,全面推进创新升级。该局制定落实《泰安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鼓励引导全市工业企业走绿色集约发展之路,努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达到30家,居全省第3位;持续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3家企业入选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1家企业入选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数量均居全省第1位。
对企服务全覆盖
着力助企纾困解难
该局深入开展“精准服务企企到、我与企业共成长”“链链接、共发展”等活动,发出《致全市企业和企业家的公开信》,印发省《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等政策汇编2300余份,赴县市区开展政策宣讲、业务培训,“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累计服务企业1.3万余家次,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现场服务、政策推送全覆盖。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该局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大局,进一步履职担当、攻坚破难,不断优化工业发展环境,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中打响“强工促信 奋力争先”品牌,为先行区建设贡献工信智慧和工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