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发展和改革局 赵越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是党中央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东平县积极贯彻落实泰安市创建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部署要求,锚定“在沿黄25县争前列、全市带好头”的目标,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该县落地生根。
系统谋划 全局统筹
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东平县主动出击,抢抓先行区创建先机,组建东平县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工作专班,建立“11521”工作机制,聚焦防洪减灾、水资源节约集约、生态修复、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等重点领域,对重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认真抓好落实。
重在保护 要在治理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让青山更绿。该县积极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围绕沿黄环湖重点范围,完成42处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区域和18处引水上山工程,绿化荒山140公顷,让青山更绿,打造沿黄环湖生态绿心。
让湖水更清。该县打响“水润东平”“江北水乡”品牌,统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东平湖区域水生态提升等重点项目,强化全域治理,去年10月,东平湖上榜生态环境部公示的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
让河道更“畅”。该县积极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建设,加大对大汶河、汇河等重点河道及库区排水干渠的疏通,以水系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集中连片、协同推进,倾力打造“江北水乡”。
动能转换 绿色转型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持续完善现代流通体系。该县推进总投资40亿元的山能公铁水联运物流园,同步建设150万吨储煤基地,实施京杭大运河东平段“三改二”工程,提升东平港运载能力,努力将其打造成南北贯通、东西相济的现代物流集散基地。
加快实施农业赋能增效。该县锚定“富民强村”目标,立足“江北水乡”定位,加速推进“双30”工程,推动蔬菜交易市场正式运营,打造“南菜北运、北菜南调”农产品集散中心,加快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深入推进工业强县战略。该县把新型工业化强县作为总引擎,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链式发展为方向,重点培育生物医药、纸基新材料、现代物流、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抓好超超临界燃煤电厂、山钢铁矿(一期)、泰中特种纸等重大项目,推动新型工业化全面起势、提质增效。
构建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该县将东平湖、白佛山、戴村坝、稻屯洼、大宋不夜城等串珠成链,培育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示范区、品牌旅游线路,加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知名文化旅游节会品牌,促进文旅行业提档升级。
建设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是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东平县始终坚持扛牢使命、冲锋在前,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闯劲,力争在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交出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