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生态环境局 姜强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落天走东海”“黄河远上白云间”,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句,尽显黄河的伟大与壮丽。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建设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既是泰安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更是必须扛牢扛实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坚决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泰安市将绘好“美丽篇”,走好“绿色路”,打好“示范牌”,把先行区建设推向深入。
向“美”而攀
绘好先行区建设“美丽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优美生态环境是先行区建设的应有之义。泰安市地处鲁中生态绿心保育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要素完备,生态环境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全市上下以“蓝天常在、碧水长流、净土永驻”为目标,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泰山为龙头、大汶河为纽带、东平湖为重点,纵深推进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群众环境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泰安市先后荣获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中国“十大秀美之城”等荣誉称号,东平湖被评为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放眼现在的泰安,蓝天为卷,青山为骨,碧水为韵,绿草为画,一幅天蓝、水碧、山青、地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画卷正徐徐展开。
向“绿”而行
走好先行区建设“绿色路”
绿色是先行区建设最鲜明的底色。近年来,泰安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后开展两轮次“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持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途径,争创省级“两山”基地4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个、“整县域推进乡村振兴”重点打造区域3个,以“颜值”带动“价值”,从“生态佳”迈向“生态+”,真正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优美生态环境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更好更快地实现“腾笼换鸟、筑巢引凤”。
向“新”而变
打好先行区建设“示范牌”
既然是先行区,就要先行一步、先行先试,率先干、勇探索、创一流、作示范。过去的一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秉承“登高望远、奋力争先”“干出精彩、拼出未来”的昂扬斗志,攻坚克难、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全年争创国家、省级试点、示范17个,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9个地市之一,实现泰安市国务院督查激励“零”的突破。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出台了支持泰安先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在上级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下,市生态环境局更有信心和底气在生态环境领域率先起势、先行先试,与各方一道让“如画江山”尽收眼底,让美丽泰安“美”无止境,让高质量发展“绿”意盎然,努力绘就“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的大美泰安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