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16日讯(通讯员 周逸帆)在肥城市孙伯镇,悄然兴起的全域土地托管模式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规模化、高效化提供了强大动力。
为更好地整合资源、优化服务,该镇不断完善“镇联合社+市属国企+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引入镇投公司探索“五方合作”新模式,与城资集团相互支持,由城资集团提供资金、机械,镇投公司管理运营,全面优化提升全域土地托管模式,年内实现南栾村、西程村369.07公顷耕地全环节托管。该镇进一步对866.67公顷农田实施减垄增地、水肥一体化,有效种植面积增加20%,亩均增收298元左右。
该镇注重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依托现代农业全域社会化托管服务综合体项目,实现从采购、种植到回收、销售的全流程服务模式。该镇与山东农大肥业等生资生产企业达成直供协议,进行种、药、肥大宗集采;镇投公司整合镇内农机资源,结合城资集团现有机械,实现可调动农机300多台。
此外,与京粮集团、中储粮等大型粮食收购加工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减少粮食收购中间环节,提高粮食出售价格;探索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技术,依托数字农业平台,精准把控田间管理。
通过实施全域土地托管模式,该镇实现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和粮食产量提升,亩均生产成本降低200元左右,粮食增产幅度达到20%,两季粮食亩均增收可达到338元,为农民带来显著经济收益。此外,合作公司还以每斤高于市场价格2分左右的价格收购粮食,不仅保障了农民的销售渠道,还让每亩土地能够增收5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