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泰山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三抓三提”推动集体经济跨越升级
合力攻坚“五经普”登记工作
推进燃气安全领域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创新服务模式守护幸福“夕阳红”
常态化管理提升群众居住环境
全力为企服务 加快绿色转型
以食用菌种植蹚出致富路
“三管齐下”聚合力 医养服务提质效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4年4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省庄镇多管齐下、镇村联动——
以“三抓三提”推动集体经济跨越升级

 

□记者 刘明荟 通讯员 刘苏莹

今年以来,泰山区省庄镇以“项目深化年”为主抓手,依托村集体经济转型赋能行动,抢抓济枣高铁建设、发展空间倍增两大机遇,以党建为统领,以产业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全力抓产业、上项目,打造集体经济发展新高地。

抓好统筹谋划

提升组织向心力

省庄镇聚焦村集体经济转型赋能行动,借助“有城有乡”区位优势,多管齐下、镇村联动、破题实施,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跨越升级。该镇党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成立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专班,梳理45个村集体经济发展计划,明确发展路径,实现巩固壮大一批、稳定提升一批、重点转化一批。

该镇立足女儿茶、猕猴桃、泰山艾草、康养文旅等特色优势产业,健全结对帮带、跟踪服务机制,设立候鸟人才工作站、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等,计划年内组织人才洽谈会4场,培育“红色田秀才”100余名,为村级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为持续提升党支部带富技能,该镇依托党建综合阵地,设立“共富会客厅”“项目演播室”等,定期开展“小班授课”“季度打擂”等活动,鼓励党支部书记分享“致富经”,针对发展难题提出解决路径,针对集体增收提出实践经验,找准找实带动共同富裕的方法路子。

抓实抱团发展

提升资源塑造力

省庄镇用活集体现有资产,唤醒乡村“沉睡”资源,通过资产盘活、资本运营、“飞地经济”等方式,加快农业企业升规纳统,力争集体经济过百万村突破40%;发挥安家庄村、后省庄村、赵庄村等“先富村”辐射带动作用,鼓励村办公司强强合作或联合成立强村公司,吸引社会资本注入,发展村级主导产业,承接村庄重点项目,把发展共富项目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富民强村的重要抓手。

该镇党委按照“地域相近、产业相连”的原则,将同类型项目、同条件村庄“打包”发展,成立泰山茶、特色林果、苗木花卉、旅游康养四大产业党建联盟,以“党建链”链接“产业链”,释放合作红利。

该镇探索培育党组织引领“股份经济合作社+省级示范农场+强村公司”发展模式,利用科研院所技术服务、示范园试验培育、特色化种植推广,打造产业赋能式“共富农场”。其中,安家庄村借助“省级示范农场”品牌,建设占地23.33公顷的采摘园,打造6座灵芝大棚;北河西村利用闲置土地建设圣峰蔬菜农场项目,创新产品认领、地块出租,开设素质拓展、研学体验、教育培训等精品路线,实现村级发展提质增效。

抓牢项目落地

提升产业牵引力

省庄镇聚焦镇域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全力以赴抓产业、上项目,平衡镇域南北发展,推动村级做强优势、晋位提速;制定全镇增收项目清单、“村村一件实事”项目清单,累计梳理亓家滩村猕猴桃产业园扩建、宦家峪村芝田星河等21个重点项目,涉及研学体验、休闲采摘、光伏发电等六大类型。

借力“万村共富”行动,该镇大力培育“农光互补”产业模式,串联东部8个村光伏发电项目,打造分布式光伏基地,实现一体运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将产业发展重点由“山上”延伸至“山下”,确保孛家店村牡丹芍药产业园、西苑庄村果蔬采摘园等项目上半年全部建成。

该镇将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进度列入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通过“月调度、季拉练、年考评”,压紧压实责任,看增幅、看成效、看变化,激发干事热情,形成先进争示范、中间争晋位、后进争转化的良好态势。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