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凯
走进肥城市新城街道王坊村油桃种植基地大棚,果香扑鼻而来,一棵棵缀满果实的油桃树分外惹眼。大棚油桃每年4月下旬即可新鲜上市。
4月9日,“土专家”宋新卫给年轻技术人员讲授了大棚温湿度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管理技巧。“在实践中,哪种技术实用、哪些管理方法好、哪个品种品质高,我们就给大家推广哪些,目的是提高果农的收入。”宋新卫一句话,道出了实践中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对于促进果农增收的作用。在乡亲们眼中,宋新卫是一个专家级人物。
“土专家”来自田间地头,他们却身怀绝技,是农业生产上的“好把式”和技高一筹的“田秀才”。作为一名“土专家”,宋新卫从事林果业种植已有30年时间,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摸索和实践,成功将王坊村的“小油桃”做成了“大产业”,实现了油桃当年栽植,次年丰收。
在肥城市安驾庄镇北张侯村,成排的葡萄种植大棚已然成为村集体及群众致富的“摇钱树”,对此,“土专家”武向东功不可没。前期,武向东在北张侯村建成了占地2公顷的阳光玫瑰葡萄设施大棚,后期,又带动肥城市王庄镇南尚西村、安驾庄镇安庄村等5个村、30余户,发展设施大棚38.7公顷,手把手教给农户增收致富的本领。
在肥城,活跃着一大批像宋新卫、武向东一样,拥有丰富经验和技术的林业“土专家”。肥城市林业保护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张阴明说:“我们结合各镇(街)林业发展特色,选拔长期服务林业生产经营一线,在促进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技术骨干,建立起拥有73人的肥城市林业乡土专家库。”
为发挥好乡土专家的作用,肥城市对林业乡土专家库73名乡土专家的基本情况、技术特长等进行登记造册,实行分类建档、动态管理;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专家,对乡土专家开展系统培训;组织乡土专家到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等进行参观学习和实践锻炼,进一步提升其专业水平。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73名乡土专家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术特长,积极带动周边林果农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推动实现“一个基地带动多点开花、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