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皓若
记者:泰安市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被国务院评为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9个地市之一,实现了泰安市国务院督查激励“零的突破”。泰安市生态环境局获得第三届“泰安工作创新奖”特别奖。请您介绍一下市生态环境局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戴先锋:我们聚焦大气、水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着力实施“四项工程”。一是实施“聚力”工程,打造环保“大格局”。坚持高位推动、齐抓共管,构建了“一方统领、多线作战、立体攻防”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凝聚污染防治攻坚的强大信心和力量。二是实施“蓝天”工程,细化管控“保蓝天”。坚持防治并用、服管并重、破立并举,全面做好结合、精准、提质“三篇文章”,打造精准化大气污染治理新模式,全力守护“天空蓝”。三是实施“碧水”工程,系统治理“护碧水”。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治理,全面激活流域水生态活力,深挖水环境改善潜力,保持水污染防治定力,累计完成3577个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3251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东平湖被评为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四是实施“净土”工程,全链统筹“守净土”。依托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和“无废城市”建设国家“双试点”,突出源头防治、过程严控、后果严惩,全链条、全环节、全地域打响“净土”保卫战,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以“中华泰山 无废泰安”为题的“无废城市”创建成果在杭州“无废亚运”主题活动上展播。
记者:为深入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泰安的天更蓝、水更清,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在加快推进美丽泰安建设方面有何打算?
戴先锋:生态环境保护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12678”工作思路,持续加大力度、拓展深度、延伸广度,突出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精准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抓实作风建设深化年“一条主线”,持续转作风、提效能,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推动各项工作实现创新、突破、提升。二是用好美丽泰安建设和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两个抓手”,确保在生态环境领域先行先试、率先起势。三是实施铸魂、攻坚、护绿、赋能、利剑、聚力“六项工程”,扎实开展臭氧污染防治、柴汶河综合整治等“七大攻坚”,在党建品牌创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等8个方面实现突破,全力打造天蓝、水秀、地绿、景美的现代化美丽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