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2日讯(通讯员 王芮)为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强化危险废物监管能力,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相关会议要求,市生态环境局新泰分局以提升当地环境质量为重点,多措并举,持续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有效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
严格把关,提升管理能力。针对企业网上平台危废业务办理难点及个性问题,该局充分利用山东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通过全面落实危废管理计划备案、电子台账、转移电子联单等制度,结合产废企业规范危废管理、申报登记和管理计划、月报入库等基础工作情况,进行“一对一”指导,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监督留痕、责任可究的跟踪管理。定期进入监管系统查看后台异常预警,及时联系企业处理预警问题,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鼓励危险废物经营单位为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提供延伸服务,建立电子管理台账,应用电子标签、电子管理台账等信息化措施,将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设施编码纳入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细化,提升危险废物信息化环境管理效能。
强化意识,开展培训宣传。该局持续开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的宣传活动,帮助企业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相关监督管理及法律责任。增强企业守法意识,提升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水平,降低出现环境违法行为的可能。设置有奖举报宣传告示牌及海报,切实做到送法“入企”“入园区”,强化群众的危废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培训树牢企业守法意识,压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提升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
细致排查,深化评估工作。该局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通过规范化评估,强化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按照“突出重点、覆盖全面”的原则,重点评估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重点行业相关单位及其他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确保评估范围覆盖全面。结合实际细化评估指标,强化评估资料规范化管理及危险废物贮存间规范化建设,完善危险废物申报材料、转移联单、台账、处置合同、应急演练及教育培训等相关数据,落实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规范化建设、危废标志标识设置等相关情况,严格执行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规范。动态更新重点监管单位,积极做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年度考核工作。
提升监管,建立预警平台。该局建设危险废物监管预警平台,实时感应危险废物库内情况,防止因贮存量过大而发生危险。对实时画面、烟雾和温度感应、自动报警、火灾事故发生初期自动灭火等方面进行实时自动化处理,为后续救援力量的抵达争取时间。以危险废物贮存库智慧监控系统平台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风险辨别及管控,建立完善出入库台账,对隐患自查自纠。制定应急预案,组织职工参加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实战演练,有效防范环境隐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