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2日讯(记者 徐文莉)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了两名外地游客。两名游客因突发急性脑血管病入院,让这次出游着实难忘。春游的目的是放松心情、享受生活,对于特殊人群来说,需要精心规划,做好“攻略”,才能确保安全。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岳茂奎提醒广大市民,春季天气多变、早晚温差大,出行前需留意天气变化,避免气温骤升骤降或淋雨导致的健康问题;同时,要随身携带水杯和保暖衣物,适时补水,避免受寒。给孩子穿衣服可以采用“洋葱式”穿衣方法,一层一层地穿,根据孩子的体感温度适当增减。带老人外出时,应尽量避免去环境繁嚣的景点,减少剧烈的户外活动。极端环境或高强度活动,易引发疾病,老年人应量力而行。
旅行中,人们很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但更应注重饮水充足、饮食安全、休息适度。外出旅游应选择正规餐饮店就餐,在外野餐要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肠道传染病。
春天万物生机勃勃,各种虫子也开始活动,如蜱虫等。市民外出踏青需谨防被叮咬,前往草丛等地时,最好穿浅色的长衣长裤。回家后及时洗澡更换衣物,检查身上有无被叮咬的痕迹。
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须携带一些必备的药物,如心绞痛药、降血压药等,并确保每次出行都按时服药。特殊患者在出行前,可以与医生进行沟通,根据病情准备相应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