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务必在预约时段预约进山口入园
民革泰安市委会组织祭扫冯玉祥墓
中国工商银行泰安分行与泰安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泰山区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攻坚行动暨灵山片区项目启动
聚焦逝者“身后事” 让清明更“清明”
大汶口遗址博物馆VR展馆上线
中国肥城第23届桃花节开幕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4年4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上接01版)当时的行宫村梨园内梨树枝繁叶茂,蔚为大观,行宫村也由此成为远近闻名的梨花古村。后因产业变化及村庄扩建等,几经波折,梨园区域变成了居住区。行宫村至今尚存52株树龄在160年以上的古梨树,被新泰市绿化委员会列为新泰市古树名木。“2022年,我们村成立合作社,让村民以梨树入股,将原本包产到户的52株古梨树收归到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行宫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宁说,在园林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合作社科学管理,现在每年单株梨树产量平均在250公斤左右。“我们的果子熟透后落地即碎,果肉离核,又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古梨树产的‘金坠子’梨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从过去每公斤4至6元,涨至如今12元左右。”王宁说。

今年80多岁的老人陈洪田从小就生活在古梨树周围,他房前的一排古梨树还是其爷爷年轻时亲手栽种的。看着这些古梨树,陈洪田满满的回忆:“过去村里人少,这一片还只是普通的梨园。后来村子人口越来越多,慢慢就往这片迁移。现在,靠着这些古梨树,我们这个小村也越来越热闹了。”

梨,谐音“礼”,为守护文化根脉,留住记忆乡愁,青云街道提炼行宫村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突出“赏梨传礼”“知书达礼”主题,改造提升“梨花街区”、建设“文化陈列馆”,打造了“行宫古村·梨花部落”整体形象。

寻礼巷、梨云巷、梨王巷,梨花街、梨月街……漫步行宫村,徜徉梨花树下,一条条以“梨”“礼”命名的街巷把人带入梨、礼文化的世界。金斗梨花图、孔融让梨、梨花山雀图等,以“梨·礼”经典故事、传统诗词、戏剧传奇作为素材绘制的主题墙画,以及名人论礼金句和村居门口的“知书达理”大字,带人一路赏花“寻礼”,感受来自梨花部落的浪漫。

以梨传礼,成为行宫村独特的文脉。历史文化展馆,生动记录了行宫村的发展变迁,留住了“乡愁乡情”,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铸牢文化之魂。

2022年起,每当春天梨树花期,前来村里赏花观景的人络绎不绝,单日游客能达到1万余人次。为了将游客留下,更大程度开发古梨树的价值,行宫村扩大梨树种植面积,开展梨产品深加工。同时,行宫村深入挖掘梨树文化内涵,做好梨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的文章,打造“美丽乡村、梨花部落、行宫古街、荷塘月色”4个风景片区,汇聚成“梨花部落”,扩大了特色产业影响力。

春天,满山遍野花盛开,街街巷巷有梨花;夏天,碧波荡漾荷叶层叠,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古树枝头坠金果,果香诱人话丰收;冬天,雪落大地铺银毯,“千树万树梨花开”……如今的行宫村,街街有美景、巷巷有粉黛、院院有故事,百年古树沉淀的“乡愁”和记忆,让这座古村落“焕”新生。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