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1日讯(通讯员 张凤 党晓玮)在岱岳区大汶口镇土门村村委,有一间为帮助村内残疾人就业而建成的车间用于生产煎饼,几年来,煎饼车间为村内残疾人带来了稳定收入。而在此期间,该村村委也不断利用“为民协商”平台,搜集好点子、好想法,拓宽煎饼销路,更好地发挥煎饼产业的增收作用。
土门村积极召开议事会,议事成员积极发言,提议可以生产不同口味的煎饼,并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在包装、宣传上多下功夫,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此,该村“两委”成员请教了大汶口镇煎饼加工能手,确定可以增加的煎饼口味;咨询农副产品展销会相关情况,计划通过参加展销会对煎饼进行推广。
方案确定后,该村“两委”积极推动方案落地,小米玉米面、花生玉米面、芝麻玉米面、蔬菜玉米面口味的煎饼产品逐一被制作出来,注册“泰山煎饼”品牌,推出礼盒包装,新产品多次亮相大型展销会。另外,土门村为激励更多村民参与信用体系建设,将煎饼作为特色信用积分兑换物品,既拓宽了信用应用场景,又增加了煎饼的销路,实现了村集体增收,也为残疾人就业保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