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1日讯(通讯员 倪庆红 张慧)“我们徐家汶村一直没有‘幸福食堂’,新建的村委里面有没有空间可以建设一个‘幸福食堂’?”“要是能建成‘幸福食堂’,村里的高龄老人就能定时吃上热乎饭,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也就放心多了。”这是不久前,岱岳区祝阳镇徐家汶村接到的村民建议。现如今,徐家汶村“幸福食堂”已建设完成,群众的这一“急难愁盼”问题终于落了地。
徐家汶村主要负责人表示,为尽快推进“幸福食堂”建设,徐家汶村专门召开“为民协商”议事会,来自辖区的政协委员、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20余人现场商议该村“幸福食堂”建设事宜,参会人员积极发言,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变身为“参与者”。参会人员达成共识后,由该村党支部牵头进行建设。经过10多天的努力,“幸福食堂”建设顺利完成。
同时,为确保“幸福食堂”服务质量,该村借助信用体系的激励作用,引导群众参与“幸福食堂”的志愿服务,还成立了美厨娘志愿服务队。此外,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志愿者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每次志愿服务结束后,信用管理员都给予参与美厨娘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相应的信用积分,用来在该村信用超市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
接下来,祝阳镇将继续发挥“协商+信用”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引入信用奖励机制,统筹多方力量,凝聚协商智慧,更好地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老年人在“幸福食堂”内等待就餐。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