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1日讯(通讯员 赵洁 许长红)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机械轰鸣声不断……连日来,在新泰市各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广大施工人员都铆足干劲抢工期、赶进度,奋战在项目建设第一线,确保建设项目如期建成,蓄积发展向“新”力。
走进位于新泰市循环产业园区的电子级硅烷系列产品项目现场,只见办公楼、附属楼和物流道路基础施工已基本完成。“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实现税收3亿元。”山东兴泰硅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行政副总宋涛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主要生产纯度6个9以上的电子级硅烷、乙硅烷和一氯氢硅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平面显示器及新能源行业。其中乙硅烷属国内首次工艺,可解决国内集成电路、半导体所需的高端气体“卡脖子”问题。
“有困难当场提,问题也是当场解决。所有手续都是政府部门帮忙代办,大大节省了我们这个项目的审批时间。”据宋涛介绍,电子级硅烷系列产品科技含量高、绿色成分足、市场需求旺。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当地政府部门“组团”到现场办公,建立四级问题协调解决机制,不仅将项目用地编入2023年成片开发方案,还派专员与投资方提前对接,交叉开展线上指导、事前指导,为企业全流程帮代办相关手续,有效助推了项目快审批、快落地、快建设、快见效。
走进力容超级电容及干法电池一期项目现场,也是一派紧张施工的场景。“项目建成后,年产超级电容2500万件,干法电极720万平方米,届时新泰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干法电池产业化基地,助推新能源产业深度变革。”该项目负责人侯立军介绍,项目总投资50.2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租用厂房5.4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干法电极生产线、超级电容生产线、锂离子电容器中试线、超级电容模组线、储能系统PACK线等生产线。
今年以来,新泰市对今年确定的227个重点建设项目,组建作战单元,分别建立市级领导、牵头单位、属地政府三级包保服务工作体系,成立10个要素保障工作专班,定期召开重点项目调度会,及时解决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指标方面的难题。
“我们各个要素保障专班聚焦项目策划签约、开工建设、投产运营等全流程各个环节,靠前服务,主动作为,为项目单位提供‘全链条’服务,帮企业解决好项目推进中的各项问题,助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新泰市工业推进办项目组副组长牛健介绍,项目落地前,各保障专班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全方位优化立项审批、土地、环评等帮办代办、联动办理服务,最大限度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项目建设中,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通过主动上门找问题、深入工地解难题,确保项目无障碍施工。项目投产后,当地政府主要帮助企业做好水电油气运等各类生产要素的保障工作,以及升规纳统、政策兑现等服务,确保项目该享受的政策免申即享,不折不扣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