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先进典型
简介:陈奎,男,汉族,1987年6月出生,新泰市协庄医院急诊科内三科副主任。
主要事迹:陈奎为人正直,与同事相处真诚,对患者耐心、细心。工作中,他尽职尽责、严谨务实,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工作12年来,他兢兢业业、恪守职业道德,凭借着熟练的技术、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品质,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赞誉、患者的认可、社会大众的好评,经常收到锦旗和感谢信。
陈奎大学时就开始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一直坚持到现在,累计献血4000余毫升。他非常关注骨髓捐献方面的事情,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23年夏天,泰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知陈奎其与一名白血病患儿低分辨配型成功,他当即决定要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2023年12月,他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进行了捐献,成功救助一名白血病患儿。
推荐单位:新泰市文明办
简介:张鹏,男,汉族,1986年8月出生,肥城市兵峰应急救援队副队长。
主要事迹:2021年,退伍后的张鹏在朋友圈看到肥城市兵峰应急救援队的招募公告后,第一时间报名加入了这个公益性的民间专业救援组织。平时忙于自己工作的张鹏,只要接到求救信息,总会在第一时间归队并奔赴救援现场。救援工作不分早晚,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此,张鹏毫无怨言。
张鹏家里有两个孩子,由于妻子工作忙、时间紧张,做家务和照顾孩子的担子就落在了他的肩上,同时,他还要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但就是在这样忙碌的情况下,他依然挤出时间参与义务救援。他定期面向群众开展安全防护、防灾减灾等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活动。截至目前,他已参加和指挥各类救援任务126次,参与打捞溺水人员20余人,协助搜寻意外走失人员80余人,宣传讲解应急救援知识180余次,参与大型活动安全维护50余次。
推荐单位:肥城市文明办
简介:张志栋,男,汉族,1986年8月出生,民盟盟员,泰安市东润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泰山区人大代表。
主要事迹:作为企业家,张志栋求实创新,热心公益,关爱社会;作为泰山区人大代表,他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张志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安置困难就业人员,为困难员工纾困解难;在疫情期间捐赠爱心资金、爱心物资助力街道和社区防控疫情;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慈心一日捐”活动及资助贫困大学生等活动,用爱心传递真情。
为实现“共筑一个梦、共建一个家”的美好愿景,张志栋带领公司不断完善各方面的保障制度,让员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自2006年起,公司每年投入资金组织员工及其家属在暑假期间旅游;为保障员工基本利益,公司为员工另行购买重大疾病保险……
张志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担当,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先后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推荐单位:泰山区文明办
敬业奉献先进典型
简介:高秀华,女,汉族,1979年3月出生,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凤凰小学教师。
主要事迹:从教26年来,高秀华教过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等多个科目。工作中,她认真负责、恪尽职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学生在比赛中屡获佳绩;所执教的优质课、示范课、精品课等多次获得省、市、区级奖项。
她担任班主任20年,多次被评为市、区、校级优秀班主任,并先后获得省优质课二等奖、泰安市教书育人楷模、泰安市教学新星等奖项和称号;通过积极学习,取得了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山东师范大学家庭教育专家库专家等资格证书;利用周末、节假日多次主讲凤凰小学智慧家长课堂、社区家庭教育公益课、幸福教师沙龙;2020年成立“秀华工作坊”,坚持每周推送一次家庭教育线上活动,免费为家长提供心理支持……她用责任与坚守演绎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推荐单位:泰安高新区文明办
简介:于党杰,男,汉族,198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新泰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主治医师。
主要事迹:参加工作以来,于党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待病人如亲人,积极学习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逐渐成为科室业务骨干。
2022年6月,于党杰从大局出发,报名参加了鲁渝协作,奔赴重庆巫溪参与医疗支援工作,并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其间,他不顾山路险要,多次参与下乡义诊活动,为偏远地区群众提供服务,获得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和赞誉。重庆疫情防控期间,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方舱医院救治工作,为重庆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力量。
于党杰多次获得科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院级质控员;2022年被评为敬业奉献新泰好人;2022年至2023年到重庆支援期间,被评为鲁渝协作医疗卫生帮扶作出突出贡献个人。
推荐单位:新泰市文明办
简介:赵梅,女,汉族,198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一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科技与教育专家库资深专家。
主要事迹:赵梅走上工作岗位以来,敬业求真、创新奉献,凭借自身丰富的技术、科研和管理经验,组织带领公司团队在项目建设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自主研发的“旧桥改造快速施工综合技术”获得山东省建设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作为“一弘学堂”的领学人,她先后开设“一弘讲堂”20余期,培训企业员工400余人次;为大家购置500余册学习教材,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多次组织员工赴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让组织生活既有“党味”又有“滋味”。
在安庄污水项目施工过程中,赵梅接到汛情信息后,第一时间带领党员奔赴现场进行抢险救灾。在金牛山大街中段改造项目中,她带领公司同事昼夜奋战,最终提前60天交付项目。
推荐单位:肥城市文明办
见义勇为先进典型
简介:韩焯松,男,汉族,194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岱岳区角峪镇鲁东村村民,退役军人。
主要事迹:1月11日下午,韩焯松在家附近散步时,听到了阵阵微弱的呼救声,他循声跑到河边,发现河里有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正在挣扎、呼救。天气寒冷,韩焯松不顾自己年事已高,连衣服都来不及脱便跳进了冰冷的河水中。
在水里,韩焯松紧紧搂着孩子向岸边游,短短几米的距离,他分3次才游到岸边,并最终将孩子成功救上岸。紧接着,他又用笼网将大人从水中救出。韩焯松连忙把获救的二人接到自己家中,并拨打报警电话,还在家人的帮助下脱下他们身上的湿衣服,给他们裹上棉被。因为救助及时,落水者身体并无大碍。
韩焯松听到他人求救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做法,彰显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
推荐单位:岱岳区文明办
简介:牛淑祥,男,汉族,1950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新泰市汶南镇张家庄村村民,退伍老兵。
主要事迹:2023年7月1日16时许,牛淑祥救了一名落水儿童,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他仍拖着疲惫的身体坚持帮忙。派出所领导及围观群众深受感动,警官穆克伟多次提出为他申请见义勇为奖,都被他委婉拒绝了。牛淑祥说,在这种情况下,换谁都会这么做,更何况自己还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伍老兵。
回家后,牛淑祥并未将救人的事告诉家人,老伴也是从邻居那里才得知此事。在救人过程中,牛淑祥的腿被河里的石头划伤了,儿女放心不下想带父亲去检查一下,但牛淑祥却说:“不用担心,只是一些皮外伤。我好着呢,我还要继续做好事呢。”
牛淑祥勇救落水儿童的行为受到村民的一致称赞,他为村民树立了榜样。
推荐单位:新泰市文明办
诚实守信先进典型
简介:李卫,男,汉族,1961年9月出生,岱岳区马庄镇漕河村(原马庄乡漕河涯村)村民。
主要事迹:作为革命烈士郭德玉同志的后代,李卫心中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儿时起,他便经常听身边的人讲述革命时期的历史故事,对在战场上挥洒热血、保卫国家的英雄先烈充满了敬仰之情。他许下诺言,这辈子一定要为这些烈士英雄做些什么。
后来,得知村里修建烈士陵园后,他跑前跑后帮忙,并在烈士陵园修建好后做起了义务守墓人。他默默无闻地守护着一座埋葬着27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牺牲的英雄的烈士陵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诺言。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李卫主动当起了志愿讲解员,为前来祭奠先烈的干部群众和中小学生讲述革命烈士的故事,让革命精神激励大家奋勇前进。在李卫的带动下,加入维护陵园队伍的志愿者越来越多。
推荐单位:岱岳区文明办
简介:邱士彬,男,汉族,1980年5月出生,肥城市湖屯镇东湖东村村民。
主要事迹:自1998年至今,腿部残疾的邱士彬一直自力更生经营着一家修车铺。他坚持信誉第一,向顾客提供好产品,让顾客用好配件。无论来修车的人他是否认识,只要车子能顺手修一下,他都不会收钱;乡亲们的车子出现问题,无论多晚收到求助,他都会上门维修;他多次捡到财物并归还失主……邱士彬积极践行诚信经营理念,曾获评肥城好人。
1996年,邱士彬患严重心脏病多年的父亲病故,整个家庭的重担全落在了他身上。为了照顾好母亲,偿还之前父亲治病欠下的大额债务,邱士彬跟师傅学习车辆维修后,开起了一家修车店。邱士彬深知自己事业的一步步发展离不开乡亲们的帮助,所以他在经营过程中始终坚持诚信原则,为大家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他店铺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邱士彬为身边人树立了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榜样。
推荐单位:肥城市文明办
孝老爱亲先进典型
简介:董培风,女,汉族,1951年12月出生,宁阳县东庄镇北葛村村民。
主要事迹:董培风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婆婆。面对因车祸成为“植物人”的儿媳,她坚强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不离不弃悉心照料儿媳,赢得左邻右舍的夸赞。
2012年6月21日,董培风的儿媳在从济宁回家的途中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颅脑严重受损,在紧急送医抢救之后,虽然保住了命,但却成了“植物人”,这对一个平凡的家庭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儿媳大小便失禁,经常拉到被褥上、衣服上,董培风不嫌脏、不怕累,给儿媳擦洗身子、换洗衣服和被褥。为防止儿媳肌肉僵化,董培风每天都会为儿媳按摩,再苦再累也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董培风一坚持就是12年,在她的照料下,儿媳身体逐渐康复。董培风的事迹感动着乡邻,她也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好婆婆。
推荐单位:宁阳县文明办
简介:李其香,女,汉族,1949年9月出生,岱岳区夏张镇夏张北村村民。
主要事迹:2015年,李其香的婆婆摔了一跤后生活无法自理,从此,李其香便担负起了照顾婆婆的重任。
对于婆婆,李其香不仅能“管得了”,还能“管得好”。她每隔3小时给婆婆翻一次身,一天三顿变着花样给婆婆做饭,清理屎尿不嫌脏、不嫌累……家里被她收拾得井井有条,婆婆居住的卧室里干净整洁、没有一丝异味。照顾婆婆不仅要照顾身体,还要照顾心理。婆婆听不得“尿不湿”,她就改说“尿盆”;婆婆不吃饭,她就哄着说吃完出去玩……李其香像妈妈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婆婆,包容着这个“老小孩”的任性。“婆婆也是我的娘,我没法看着她受罪不管。”李其香说。她精心照料着婆婆,一照料就是9年,这其中的坚守与奉献令人动容。2019年,夏张北村村委会将李其香家评为好婆媳之家。
推荐单位:岱岳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