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宁阳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宁阳电商经济迎来“新起点”
宁阳一中700余名学子登顶泰山完成成人礼
宁阳现代食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土地“活”起来 钱包“鼓”起来
倾心为老服务 社区更有温度
种花植绿添新景 和美乡村“靓”起来
良种繁育绘就“芯”希望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3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华丰镇稳步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土地“活”起来 钱包“鼓”起来

 

■工人为农机加肥。通讯员供图

本报3月26日讯(通讯员 高雨筱)日前,宁阳县华丰镇北故城村的耕地内一片生机盎然,茁壮的麦苗迎风摇曳。不远处,北故城村种植大户宁卫东正开着拖拉机施肥。“2021年,我在村里承包了230亩耕地,全部种植小麦玉米,大面积连片种植非常方便,播种、收割、喷洒农药化肥的时候都是使用机械,省时省力,高效高产,收益可观。”宁卫东说。而像宁卫东这样的种植大户,北故城村还有5户。

自2021年以来,北故城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在村内流转了1380亩耕地,流转的耕地再承包给村内的6户种植大户进行规模种植。规模化集约化的种植方式可以降低耕作成本和人工费用,也能提高收购价格,增加种植收益,村集体、种植大户和农户都受益匪浅。

“以前农忙时节,很多外出务工的人没法回来干活,非常不便,现在通过土地流转,将土地承包出去,省了很多功夫,我们可以安心上班、打工,还能得到土地流转费用,收益还比以前增加了。”北故城村的一位村民说。

“我们村以村集体作为服务群众的纽带,将农户手里的闲散土地集中起来,然后又将形成规模的土地承包给种植大户,村集体负责土地的整理、水利、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维修维护,为农户提供服务,保证顺利生产;农户将自家土地流转出去,获得流转费用和务工增收。目前村里以这种模式运营3年了,实现了村集体、种植大户、农户的共赢,村民对这一模式也很赞同。”北故城村党支部书记吴洪振说。

过去的北故城村,既没有资源也没有企业,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村民整体收入也不高,大部分青年选择到城市打工,村内种地的大多是老年人,而且地块分散细碎,也不方便种植。一边是劳动力流失,一边是土地资源荒废,面对这一困境,北故城村“两委”干部多次分析研究,最终决定盘活村内土地资源,让土地“用起来”“活起来”,于是北故城村开始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在村内开展土地流转。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北故城村“两委”干部也遇到了很多难题,村民们心里没底,担心流转后的权益受损,参与积极性不高,最初效果并不理想。为解除村民的疑虑,该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讲解,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牵头土地流转的好处向村民们讲深、讲透,最终,村干部的真心实意化解了村民的疑虑,顺利解决了流转难题。

北故城村共流转土地1380亩,每年向农户发放租金约110万元,带动村民就业20余人。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累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超20万元,该村的基础设施维护、“万亩千棚”产业发展等都有了经济来源,形成了土地“活”起来、钱包“鼓”起来的良好局面,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动能。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