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做客直播间。记者 刘英迪 摄
本报3月25日讯(记者 李皓若)近日,泰安市立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彬做客健康“大家”谈系列直播节目,深入解析春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原因,分享实用的预防措施。张彬提醒,天气乍暖还寒,大家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老年病患者,要谨防脑出血、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由于温差较大,老年病患者血管硬化会更为严重。此外,随着户外活动增多,老年人遭受风寒侵袭和细菌感染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容易发生感冒、发烧、肺部感染等,这些疾病都有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张彬说,大家一定要做好保暖,避免受凉,作息规律,避免熬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和心肺功能,同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生冷、辛辣、油腻、刺激等食物。另外,建议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药,定期复查。
张彬介绍,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如果感觉面部异常、不对称、嘴角歪斜,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不能灵活活动、单眼或者双眼视物不清、口齿不清或不能说话或听不懂别人说的话、无原因的严重头痛等,可能是脑血管“堵”了,因此身体发出信号,这时需紧急就医。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张彬表示,除了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戒酒外,中老年人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在饮食方面,如果长期吃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会导致血液黏稠,血管容易堵塞,建议大家清淡饮食,也可以用蒲公英、桑叶、菊花、苦荞麦、枸杞等一些草本植物泡茶。此外,长期久坐缺少基本运动也容易造成血管淤堵,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大家每天抽出30分钟的时间进行运动。“一个人长期处于负面的情绪中,或者情绪波动大,会刺激血管不断收缩,长期如此,血管弹性变差,继而出现心脑血管硬化。大家平时一定要保持平稳的心态,遇事不急不躁。”张彬说。
张彬也为大家科普了一些养护身体的方法。他说,春季是风气主令,风为百病之长,在引起疾病的外感因素中,“虚邪贼风”是主要的致病因素。从养生学来讲,此时大家要注意防风、保暖,不宜脱掉厚重的棉衣,而应循序渐进、顺应天气的变化,适时减衣才能养护好身体。
张彬提醒,春季为生发之际,相对应的人体的阳气也在逐渐升起,大家在饮食和运动方面要格外留意,可以多吃春饼、豆芽、小米等食物,借助食物本身的生发之性来补益人体所需,多进行小范围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体内气血运行。春季也是养护肝脏的重要时节,大家要保持心情舒畅,预防肝火上升,同时建议多吃绿色、清淡的食物,保持良好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