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媒体大咖话泰安
  
  版面导航    
2024年3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媒体大咖话泰安

 

3月21日,山东省市地报研究会年会暨2023年度新闻奖评定会在我市召开。来自全省16市报社(集团)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商报业融合发展大计,共谋新闻舆论工作良策。其间,记者对媒体大咖进行了采访。

枣庄市新闻传媒中心副主任、副总编辑尹伟:

重大项目落地 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本报3月22日讯(记者 张芮)山青水绿、城市整洁,这是枣庄市新闻传媒中心副主任、副总编辑尹伟来到泰安后的感受。尹伟对泰安的区位优势及项目发展情况表示赞赏。

“泰安地处山东中部,交通便利,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近年来,泰安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各项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谈及泰安的项目发展情况时,尹伟表示,泰安在项目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系列政策及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不仅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区域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展现出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尹伟还表示,希望泰安、枣庄能够在新闻宣传、传媒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在更深领域互联互通,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东营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仝兆阳:

交流经验 共绘媒体融合发展新篇章

本报3月22日讯(记者 李皓若)对东营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仝兆阳来说,泰安并不陌生,在他看来,泰安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也是一座山清水秀的魅力之城。这几年,泰安充分发挥泰山这个最大IP,着力做好“泰山+”文章,串珠成链,转型升级,增强各景区、景点的旅游协同性,吸引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此次有幸参加在泰安召开的山东省市地报研究会年会,感受地市报人的开拓探索精神,体味开放包容的大美泰安,也看到了泰安日报社的快速发展。”仝兆阳说。年会为全省地市报负责人搭建了一个思想交流与智慧碰撞的平台,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技术、新思路和新模式,为未来报业的发展共谋蓝图,让他感受很深、收获颇多。他说:“一年一度的年会,拓宽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媒体界的专家和领导分享的许多宝贵经验,对于推动媒体行业的融合发展,特别是地方党媒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潍坊日报社(潍坊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社长、副总编辑王志刚:

推出叫得响、带得走的 “出圈”特色产品

本报3月22日讯(记者 李皓若)“泰安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我之前爬过两次泰山,今年还想爬一次。”潍坊日报社(潍坊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社长、副总编辑王志刚对泰山情有独钟。

王志刚认为,泰山就是泰安最好的名片,在提高知名度上,泰安具有天然的优势。“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雄伟、律动的山山水水,共同绘就了美丽的泰安,这些年,泰安、泰山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泰安在各个景区、景点与泰山的联动上不断探索,让游客获得舒适的身心体验,在泰安多走走、多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一座城。”

谈及乡村振兴,王志刚表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打响区域特色品牌,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他说:“泰山茶、肥城桃、泰山板栗等都是泰安的特色农产品,希望多推出一些叫得响、带得走的‘出圈’特色农产品、文创产品,进一步打好‘特色牌’、走好‘特色路’。”

济宁日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副总编辑房茂鑫:

以文化“两创”为引领 把泰山文化发扬光大

本报3月22日讯(记者 李皓若)“记得上次来泰安还是5年之前。这次来泰安,发现城市变化太大了。”谈及对泰安的印象,济宁日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副总编辑房茂鑫说,从规划建设到文化氛围,泰安都展现出现代旅游城市的魅力。

济宁有运河文化,泰安有泰山文化。在房茂鑫看来,泰安、济宁地域相连,文化相通。近年来,泰安立足地方资源优势,用“活”泰山文化,使泰山文化不断呈现新气象、新活力。房茂鑫祝愿泰安以文化“两创”为引领,继续挖掘好、利用好泰山文化,把泰山文化发扬光大。

房茂鑫表示,在媒体交流、发展方面,济宁和泰安也颇有渊源。他说:“这些年,两地报社常来常往,受益匪浅。这次大家相聚泰山脚下,一定会收获满满,推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作品。”

威海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衣学:

点赞泰安城市环境 “精致威海”与“天下泰安”交相辉映

本报3月22日讯(记者 李松)山海结缘,共赴未来。山东省市地报研究会年会上,威海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衣学着重强调了泰安与威海城市建设理念的契合,以及“天下泰安”美誉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宜居城市排名”在互联网上热度颇高,泰安与威海两地在这份榜单上一直备受关注。衣学认为,泰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为游客和居民提供了一个宜居、宜游的城市空间,山水之间的和谐融合,将自然景观与现代城市建设完美结合,创造了令人向往和享受的宜居环境。

泰安与威海“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理念形成了共鸣。“在威海,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注重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的融入。泰安秉持着类似的理念进行城市建设,使得‘精致威海’与‘天下泰安’交相辉映。”他说,期待泰安与威海加强合作,为共同发展创造更多机遇与成果。

临沂日报报业集团(临沂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王丽玲:

共创共赢 合力增强城市自豪感

本报3月22日讯(记者 李松)山东省市地报研究会年会上,临沂日报报业集团(临沂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王丽玲就如何发挥党媒内容引领作用,做好城市形象宣传,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王丽玲认为,可以探索和自媒体优质内容创作者共创、共建、融合的做法,利用多圈层力量把主阵地做大做强,同时做好城市形象的宣传推广。

“自媒体更加注重个性化、趣味化的表达方式,更贴近年轻人和特定群体;而党媒在信息资源方面有优势,在话题设计方面更能贴近城市需求。”王丽玲说,党媒作为主流媒体,有责任引导公众正确理解社会现象,提供专业、严谨的报道,而自媒体传递信息更加直接、生动,某种程度上可以更好地扩大话题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二者合作可以为城市宣传带来更大流量。

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副主任张东方:

充分运用全媒体手段 传播好优秀传统文化

本报3月22日讯(记者 李皓若)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副主任张东方曾多次来到泰安,让他感触最深的是泰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岱庙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无论是宏伟的建筑群落,还是壁画、石刻等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张东方说,近几年,泰安在挖掘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纪录片《大泰山》就是践行文化“两创”的一部精品力作,弘扬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更好地讲述了泰山故事。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蕴含着宝贵的精神价值。”张东方表示,聊城和泰安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新闻媒体,我们更要履行好“文化传播者”的职责,加强深度报道,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魅力和时代价值,充分运用全媒体手段,发挥报、网、端、微、视作用,形成宣传合力,进一步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报道的力度和水平,不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集团)时政中心副总监韩俊亮:

泰山文化 让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本报3月22日讯(记者 李松)山东省市地报研究会年会期间,参会代表在我市采风。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集团)时政中心副总监韩俊亮对泰山文化及城市建设印象深刻。

“泰山是五岳之首,泰安是一座位于山东心脏地带的文化之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这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力量之源。”韩俊亮称赞泰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将泰安带上了世界舞台。他说,泰山文化是泰安的瑰宝,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是传统文化的一面旗帜。他希望进一步加大对泰山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力度,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的精髓。

“近年来,泰安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呈现出和谐宜居的城市形象,我认为这离不开泰山文化的浸润滋养。”韩俊亮说,相信在泰山文化的引领下,泰安的城市建设将不断完善,市民的生活品质将越来越高,获得感和幸福感将越来越强。

本版图片由记者 陈阳 隋翔 摄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