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政法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法治宣传进校园 平安守护“警”相随
三个坚持 交出生态环境保护“新答卷”
我市为235人颁发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
打造“东枫送和 法护山水”审判品牌
泰山区司法局开展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普法宣传活动
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贯彻法院审判管理工作全过程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3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个坚持 交出生态环境保护“新答卷”

 

□岱岳区委书记 刘国成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岱岳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抓住入选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机遇,聚焦“强富美优”新岱岳现代化建设目标,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高水平保护服务高质量发展。

坚持标准不降,监管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岱岳区积极强化人员力量、健全管理机构、理顺推进机制,将环境保护、监管、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各个领域,确保环境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一线。抽调一名乡镇党委副书记任环委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选调多名优秀干部,统筹协调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质增效。通过规范工作流程、强化激励约束、配齐装备器材,显著提升环境执法人员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岱岳区获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单位。2023年,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2850人次,检查企业1425家次,整改问题273个,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7起,刑事立案3起。依托水环境平台,创新建立“区—镇—管区—村—环保员”三级五层环保监管体系,明确环保员499名,实现“信息全共享、监管全覆盖、问题早发现、违法早处置”的闭环处理。水环境平台运行以来,累计巡查11472次,巡查点位760个,发现并解决问题163个。

坚持力度不减,突出环境问题加快解决。岱岳区聚焦群众身边的环境投诉问题和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实行领导包案制,最大限度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切实做到群众满意。建立中央、省督察信访交办件及反馈问题专项台账,成立4个督导组,抽调一线环境执法人员20余名,对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累计查看问题现场200余个,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反映问题扎实解决,严防反弹回潮、虚假整改。目前,第二轮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交办岱岳区的238个信访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坚持劲头不松,污染防治攻坚深入推进。岱岳区围绕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精细化开展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农业面源的污染治理,落实企业VOCs治污设施提标升级128家,检查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2300余辆次,下达建筑工地扬尘整治执法文书81份,完成泰安中联水泥超低排放改造。全区PM2.5浓度达到41微克每立方米,综合指数达到4.44。岱岳区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对辖区543个入河排污(水)口完成溯源整治;高标准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项目,划定保护区260处,开展规范化建设41处;开展漕浊河水质达标提升专项整治行动,对工业园区雨污合流管网进行破损修复;开展河流生态治理,新增人工湿地约107.3公顷,年削减COD292吨、氨氮70吨。国控大汶河大汶口断面水质提升至地表水三类,3个市控断面保持在四类。开展危废环境风险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排查企业39家,整改问题46个;完成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108余家;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核实清理遥感点位74个;推动“无废城市”建设,34个“无废细胞”试点单位通过评估验收。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下一步,岱岳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试点建设,强化系统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精准发力,为谱写美丽泰安建设新篇章贡献岱岳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