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砥砺意志品质 强化使命担当
“泰善快工”小程序让用工找活更方便
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高标准建设“三高一满意”一站式矛调新体系
“小屏幕”打开“大市场”
全市妇联组织风采展走进泰山区
强化要素保障助力重点项目“加速跑”
全力打造现代政务综合体
为产业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3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高标准建设“三高一满意”一站式矛调新体系
——访泰安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杨成栋
 

□记者 李松

记者: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努力实现群众反映问题、解决矛盾“只跑一地、只进一门”,提高了矛盾纠纷化解质效。请您介绍一下市委政法委为什么要着力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

杨成栋:市委政法委着力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主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这是党中央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需要。随着城乡人口结构的复杂化、群众利益诉求的多样化,传统的矛盾纠纷从多为婚恋、家庭、邻里、财产类问题,扩展到经济金融、生态环保、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问题,加之群众法治意识和权利观念不断增强,这就对更好化解矛盾纠纷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三是推进依法治市、平安建设的需要。全市正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矛盾纠纷依法化解,擦亮泰安“国泰民安”的历史文化标识,营造“国泰民安”的良好社会环境,是政法部门的主职主业、使命担当。

记者:市委政法委是如何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创新开展的?

杨成栋:在总体布局顶层设计上,清晰界定村级前沿哨、乡镇主战场、县级终点站、市级总协调功能定位。在坚持有解思维机制重塑上,首创融合部门最大化、融合机制最优化、融合效能最佳化、与网格化治理相贯通、与基层议事协商相融通、与困难帮扶救助相联通的“三融三通”矛调工作新机制。在方式方法推进路径上,坚持依托各级综治中心建强矛调中心,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实现“只进一扇门、能解诸般事”;坚持典型示范、品牌引领,不断推出一批群众认可、于法有据、务实管用的全国和全省“枫桥式工作法”,锻造“泰好调”工作品牌;坚持依法预防化解,畅通和解、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裁决、仲裁等化解渠道,推动矛盾纠纷在法定渠道衔接流转;坚持数字赋能,在全省率先实现矛调线上平台市、县、乡全覆盖。2023年以来,全市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442件,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529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300余个,挽回或避免损失2.2亿元。

记者:今年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主要打算是什么?

杨成栋:今年,市委政法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部署要求,重点实施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提质攻坚行动,通过标准化、法治化,加强“四级联动”,具体是村级重点落实网格排查、吹哨报到、众议众调等措施,深化“小事不出村”;乡镇(街道)重点推进无差别受理、联合处置、领导包案,推进“大事不出镇”;县(市、区)重点优化矛调中心综合窗口,实行分类处置、专案专调,推进“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市级高标准建设市矛调中心,实现信息汇聚、常态研判、协调联动、整体把控,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支持。同时,市委政法委将重点加强诉源治理,让万人诉讼率降至合理水平,严格防范“民转刑”,以扎实工作、良好成效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