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5日讯(通讯员 宋绪政)人勤春来早。好春光不只在田间地头,也在一个个项目现场和一个个干事创业宁阳人的精神风貌里。
“吡啶是工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原料,特别是近几年,市场需求以每年5.5%的速度在增长,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在宁阳经济开发区,山东晋煤明升达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吴海玖介绍。吡啶项目是明升达投资30亿元成立的新项目,项目投产以后能够成为该领域国内排位第一的生产性企业,占国内吡啶生产产能的50%以上,产值可达近60亿元。
项目现场,各道工序有条不紊衔接着,工人们紧张忙碌地工作着。而在去年,该项目负责人还在为要素指标愁眉不展。吡啶项目自立项后一直难以推进,原因是生产吡啶需要合成氨作为原料,而明升达现有的合成氨产能是不够的。
“在山东省,合成氨产能只减不增,只能通过置换的方式来达到企业生产的需求。”泰安市高端化工产业链专班综合组组长潘继儒说。宁阳县一直把高质量服务企业作为新型工业化强县的重要抓手,了解情况后,立即成立了服务专班,通过山东省工信部门、省化工专项行动办公室,在全省范围内寻找合成氨产能。
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下,宁阳县顺利在威海市寻找到了理想的合成氨产能置换源线索,而由于合成氨产能置换并不多见,如何转移成了新的难点。
针对此情况,宁阳县派专人赴威海市洽谈,经过积极协商达成了产能收购协议,最终在省工信厅的指导下,合法合规形成了省内异地转移路径,前后仅用2个月时间,便创造性完成了置换程序,为项目一期建设扫清了障碍。
“县专班为我们争取了3万吨合成氨产能、132.36亩土地,并且只用了2个月时间,处理得实在太完美了,为‘宁阳速度’点赞。”明升达总经理李光说。
企业点赞的背后,是宁阳县为企纾困解难的生动体现。该县坚持服务跟着项目跑,贴心当好“娘家人”,为企业家谋“高”创“新”鼓足底气,进一步推进县域企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始终坚持工业第一、企业和项目第一,用心、用情急企业所急、用智用谋解企业所困,以优质的发展环境激发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宁阳县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董富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