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视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泰山传拓进校园 文化传承润心田
  
  版面导航    
2024年3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泰山传拓进校园 文化传承润心田

吴秀新介绍传拓的起源等相关知识。
拓版。
打包上色。
吴秀新手把手教学生传拓技艺。
学生在体验传拓技艺。
拓片作品展示。
 

□记者 陈阳/图 刘小东/文

“第一步是上纸,拿起毛刷,轻轻拍打,目的就是拓实。然后将瓶装朱砂红拓墨摇匀后倒入色盘中,用拓包蘸少许拓墨进行均匀打包,打包的时候要远离石刻碑面,以防溅污石刻。”2月28日,新学期伊始,泰山大汶口文化研究院院长吴秀新到岱岳区祝阳镇中心小学传拓馆,教授学生学习泰山传拓技艺。

镂于金石,传之永久。传拓又称捶拓,被视为雕版印刷的雏形,据历史记载,传拓最早始于南北朝时期,至唐、宋时传拓已经成为贵族士大夫广泛采用的石印传承艺术。

一通碑碣、一处摩崖石刻或一尊铜鼎、石鼎,用一张宣纸、一副拓包、一把拓刷及一点黑墨、朱墨或彩墨,通过反复拓印,把碑碣、摩崖石刻或鼎文拓印下来,这是中国古代复制和保存文献资料的一门传统艺术。传拓是记录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时至今日,尽管摄影、印刷术在不断发展,但传拓艺术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吴秀新在教学中,介绍了传拓的起源、传拓技法的重要历史作用、传拓的类别等相关知识。

清洗、上色、打包、揭拓……在吴秀新的指导下,参与学习的学生陆续拓印出了五岳真形图中的泰山真形图和“立志”字样拓片。“我学习传拓半年了,已经亲手拓印了五六幅作品,这次拓的‘立志’拓片寓意非常好,准备带回家放到书桌上,时刻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立志成才。”祝阳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王瀛博说。

传承历史,拓向未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的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传拓之乡”是祝阳镇响亮的文旅品牌,祝阳镇中心小学传拓馆作为“传拓之乡”的示范基地之一,为学校指向实践育人的课程综合改革与探索,增加了新的实践项目。“我们学校建立传拓馆,目的就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拓所带来的乐趣,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内播种、生根、发芽。”岱岳区祝阳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赵山军介绍,将泰山传拓技艺引入校园,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传拓技艺的过程中,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