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心雨
近年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创优“阳光交易、规范高效”服务品牌,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聚焦各方交易主体办事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平台智慧化服务水平,助力深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智慧高效,赋能交易高质量发展。该中心坚持便民利企、服务至上的理念,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积极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深度融合,打造公平、高效、便利、优质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加快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产权要素各交易主体“不见面”,竞买人根据事先设定好的竞价规则网上报价,每轮报价结果在该中心大屏幕实时滚动,成交结果在所有竞买人报价结束后由系统自动生成,有效避免了围标串标行为,实现了交易主体办理业务“键对键”“零跑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更规范、交易更科学、过程更透明、服务更专业。完善网络竞价平台功能,区别于以往传统的现场竞买方式,网络竞价采取网上发布交易信息、网上报名、网上缴纳竞买保证金、网上竞价的方式进行,意向竞买人通过注册账号或办理CA,足不出户便可参与竞价活动,进一步拓宽信息覆盖面。2023年,全市完成产权要素交易项目553个标的,总成交额52.7亿元,智慧平台的建设提高了网上竞价参与度,真正让交易各方主体享受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带来的红利,有效提升了全市资产保值增值效益,为开展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夯实了基础。
创造良好环境,拓展平台交易服务范围。该中心坚持“应尽必进、能进则进”原则,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对接相关综合管理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电子交易平台建设,新建包括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水权交易、废旧设备交易等各类交易子系统,持续拓展进场交易种类范围。规范水资源使用权有偿出让流程,对交易申请材料、备案情况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审核,公示结束后颁发交易鉴证书,最大限度盘活水资源存量。积极与市农业农村局对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工作,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互通流动,针对农村产权交易的基本原则、交易方式、竞价规则、权益保障、监督管理等逐项梳理,实现农村集体产权透明交易、高效运作。2023年,全市完成农村集体产权交易202宗,成交金额970.47万元,溢价金额17.44万元,村集体增收效益明显。水权交易47项,交易水量4135.05万立方米,交易额298.54万元,交易总数和交易总量均居全省首位。
完善制度建设,规范产权要素交易行为。该中心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对产权要素各类交易项目信息发布渠道、发布公告时间、保证金缴纳等关键信息进行确定,进一步明确网上挂牌报价、限时竞价、延时竞价等环节的具体流程。联合行政监督部门组织制定水权交易管理制度,明确水权交易流程,为水权交易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国有产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矿业权、农村(集体)产权、废旧设备、能耗权交易操作规则及规程,针对不同交易类型进场项目绘制业务流程图,精准满足企业需求,减少出让(转让)人、竞买人等各市场交易主体的时间、人力成本,通过制度规则保障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见成效,为积极打造廉洁型、服务型、创新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营造了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了公共资源交易的规范性与公平性。
新时代新作为,新征程新气象。今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坚持登高望远、奋力争先,持续推进交易平台智慧化、交易服务规范化,创优服务品牌,优化营商交易环境,以“严真细实快”的作风不断提高服务质效,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