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月5日讯(记者 于冰冰 通讯员 张妙娴)近日,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团队为一名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成功完成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术后该患者室性早搏症状消失,效果理想。
患者王女士,阵发性胸部不适5天来诊,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心内一科主任李旺带领团队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24小时心电图检查可见,患者总心搏数98715次,室性早搏总数35686次,每一分钟都有心跳如麻的感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经过仔细分析,李旺团队考虑王女士的室性早搏起源于主动脉左冠窦,如不及时治疗和控制,可能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且该起源点室性早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加之该患者室性早搏次数太多,李旺团队建议射频消融手术。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手术由市第一人民医院首席专家、介入诊疗部、心脏中心主任李敦恒指导,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胡和生教授,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李旺、心内二科主任王秀为患者进行手术。手术开始仅数分钟,便精准快速地完成了三维标测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心电监护显示室性早搏症状消失,手术成功。
据李旺介绍,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通过股动脉或股静脉放入特定的导管至心脏,无需使用X线透视,运用三维标测系统构建心脏三维图像,找到需要消融的靶点,通过释放射频电流将局部组织消融坏死,一次性消除“病灶”。三维标测系统不仅能准确建立心脏模型,反应心脏电活动信息,还能清楚显示心脏特殊部位和进入心脏内导管的位置,使射频消融更精准,提高手术安全性。与传统方法相比,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具有微创、射线量少、成功率高等优势,该技术适用于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扑)、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室性期前收缩(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房颤动(房颤)等。
自2023年4月市第一人民医院首次开展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房颤射频消融术以来,该院陆续完成三维标测下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多例射频消融手术,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疾病痛苦。目前医院已成熟开展三维标测系统下的射频消融手术,这标志着该院在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方面迈上了新台阶,医院将用更精湛的医术、更优质的服务为心律失常患者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