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汶水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仰望泰山孔子庙
想看一百次大海
时光,让我们懂得了珍惜
三代人的石碾情
黄土地上的爱与相守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代人的石碾情

 

□杨蕾

姥姥家小区里有一个石碾。这种老物件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更何况是在城市里。不觉间,这个石碾已陪伴了我家三代人成长,它被时光打磨得愈加滑润,有时我甚至会想,如果石碾有生命,它是否会怀念那些过往岁月。

如今,姥姥家变成了舅舅家,我每次去总会特意经过石碾,如同去看望一位长辈。若能赶上有人在用碾,我倒是乐意驻足看一会儿,石碾转动时发出的“咯吱咯吱”声,就像一曲古老的歌谣,常令我想到姥姥压碾时的背影。姥姥是小脚,走起路来身体略微摇晃,可干起活来特别麻利。小时候,我曾陪姥姥推碾,起初还愿意跟着转几圈,可是过不了多久就没兴趣了,这时姥姥就会给我钱,让我去小卖部买糖吃。等我挑来拣去终于选好了喜欢的糖,姥姥已经干完活了,她把粮食放在小推车上,我只管和她一起推回家就好了。

有时,我会和母亲聊起石碾,在她的儿时记忆中,家家户户都指望着推碾压粮食。胡同里没几个石碾,为了能早干完活,提前去占碾成了一件约定俗成的事,甚至有人会放一把马扎代替人排队。推碾终究是个体力活,于是,石碾偶尔也充当了月老的红绳。母亲告诉我,当年表舅为了追求表舅妈,经常“凑巧”遇上人家推碾,于是就捎带着帮忙。不知石碾究竟转过多少圈,最后竟把两个人转成了一家人,那“咯吱咯吱”的石碾声对于年轻的表舅而言,一定是世上最动听的声音。大伙儿总爱和他开玩笑,“别人花前月下,你倒好,和碾子较上劲了。”

到了我这一代,电磨取代了石碾,可我总觉得石碾压出的粮食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接地气”吧。我很喜欢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其中一幅名为《碾子》的油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碾子放在一块大圆盘石头上,碾子后面是一户人家的房子,方形小窗镶嵌在墙里,窗格里包含着许多小方格。如果有人从屋里往外看,透过方形的窗子,一眼就能看到外面的圆形碾子。圆碾与方窗相映成趣,窗外是勤恳的劳作者,窗内是温馨的生活。即使画作上看不到屋内的陈设,我也能猜测到这家人一定有着朴实的家风,稳稳当当的石碾,带给这家人的是稳稳的幸福。

其实,日子就像这石碾,来不得半点虚假,力道不够,那石碾决不会往前挪动半步。可是,你若诚恳待它,它也必将全力以赴,身形笨拙大概只是它的表象吧。

“咯吱咯吱……”石碾的这首古老歌谣姥姥听过、母亲听过、我也听过。然而石碾却在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或许某一天再提起它时,就如同听一段久远的故事,声音缓缓,娓娓道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