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普湖乡村面貌。通讯员供图
本报1月2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建 通讯员 谢飞)2023年以来,泰安援疆指挥部累计投入援疆资金3486万元,打造岳普湖县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项目,连片打造无花果全产业链发展、粮食种植深加工、畜牧养殖、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产业融合发展5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推动资源连片整合、产业连片推进、村庄连片发展。
泰安援疆指挥部立足岳普湖实际,反复与乡镇、部门沟通论证,借助第三方专业力量,持续优化《岳普湖县乡村振兴片区打造总体规划》,扎实做好项目策划推进工作。2023年,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项目共涉及28个子项目,其中,围绕打造岳普湖乡无花果全产业链发展示范片区,建设无花果深加工合作社等6个项目;围绕打造岳普湖乡粮食种植深加工示范片区,建设党建引领粮食深加工合作社等4个项目;围绕打造岳普湖镇、也克先拜巴扎镇、色也克乡农业休闲观光示范片区,建设田园综合体等9个项目;围绕打造艾西曼镇畜牧养殖示范片区,建设畜牧饲料加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孵化基地等4项目;围绕铁热木镇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片区,建设党群服务中心等5个项目。
泰安援疆指挥部创新实施“三个三”工作机制,即强化规划引领、组织领导、调度督导等“三个方面”,围绕“三抓三促”(抓片区建设、促全面振兴,抓招商引资、促稳定就业,抓文化浸润、促民族三交),狠抓典型带动、标准提升、文明创建等“三个重点”,确保项目早开工、快实施、早见效。2023年,在无花果全产业链发展示范片区,指挥部利用岳普湖乡2村“全国乡村游重点村”品牌和百果园种植基地等资源,发展以特色农业示范和生态观光为主的复合型休闲农业,实施的200亩休闲采摘园提升等项目已发挥实效;推广“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做实岳普湖乡9村无花果深加工及1村粮食深加工合作社、岳普湖镇2村蔬菜种植、艾西曼镇8村畜牧养殖等5个村支部领办合作社,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模式,实现村集体同比增收9.3%,群众同比增收7.1%。
泰安援疆指挥部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工作理念,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在畜牧养殖示范片区,指挥部实施艾西曼镇畜牧养殖饲料加工项目,联合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规划设计,建设原料储存车间等配套设施,采用发酵饲料加工技术,有效利用秸秆资源,变废为宝,解决冬季饲料短缺的难题。在无花果全产业链发展示范片区,连片建设集无花果分拣、鲜果展示、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特色生态园,形成集无花果“种植、加工、销售、乡村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片区,依托“铁力木小茴香”地理标志品牌,助力铁热木镇申报农业农村部“全国小茴香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认证,打造小茴香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小茴香精深加工等项目。同时,发挥毗邻达瓦昆景区地理位置优势,启动“达瓦昆驿站”策划,策划建设民俗文化体验中心、自驾游集散中心、民宿改造等项目,实现乡村体验旅游与达瓦昆景观旅游互补互融。
目前,2023年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项目已全部完成,创近年来乡村振兴建设量效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