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25日讯(通讯员 宋依依)今年以来,新泰市贯彻落实建设“美丽新泰”总体部署,推行“三三机制”,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培育发展美丽经济,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度显著提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三个一”开辟乡村建设新路径。新泰市开展一项行动,按照“抓两头带中间”工作思路,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村容村貌“基础薄弱村”集中整治攻坚行动。实施一项工程,实施和美乡村三级联创工程,巩固村容村貌治理成果,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全面落实2023年省、市、县和美乡村建设任务,加强指导,确保创建工作按时序高质量推进。打造一串片区,以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为抓手,建设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典型示范片区。
“三举措”推动环境整治显成效。新泰市“大力度”开展黑臭水体清理,印发《新泰市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巡查工作制度》,定期开展农村黑臭水体全面巡查,建立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清单和台账,及时修正存在的问题,加强动态监管;对已完成治理的农村黑臭水体定期进行“回头看”监测,确保治理效果,防止返黑返臭。“全方位”开展农村污水治理,按照因地制宜、注重时效、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总体思路,选择建设污水处理站、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纳管、集中拉运、黑灰分离+单户或联户生态处理等多种治理模式。“高标准”开展村庄清洁,聚焦村庄环境“脏乱差”突出问题,扎实做好“三清一改”,指导乡镇健全农村保洁长效机制,建立稳定的保洁员队伍,抓好垃圾箱日常维修维护与更新,强化镇、村保洁和垃圾收集能力建设;对全部村庄按照环卫管理水平进行分档划分,实现镇、村卫生分类分级管理,强化季度督导考核,巩固农村环境整治成果。
“三坚持”助力乡村振兴再提升。新泰市坚持产业先行,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按照生产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管理先进的要求,鼓励养殖场改造升级。坚持培育提升,围绕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3个关键环节,提高新泰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行经济适用高效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引导养殖场户因地制宜完善畜禽粪污治理措施,提高新泰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坚持赋能增效,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技术,集中抓好玉米青贮利用;鼓励养殖企业收储秸秆,过腹还田,从源头消化秸秆,农民和养殖企业达成“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