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25日讯(通讯员 陈洁)近年来,新泰市委编办严格机构编制管理,持续推动机构编制资源优化配置,努力实现机构编制资源效益最大化,积极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动机构科学布局。该办统筹设置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强化机构支撑保障,通过党政机构改革,进一步压减机构、整合职能,通过优化有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整理顺信访综合服务、应急管理、科技创新等体制机制,主要包括事业单位设立、整合组建、撤销、挂牌、机构规格调整等,共计10项,如为优化产业链发展、促进工业化强市建设,设立新泰市物流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新泰市新能源发展促进中心等事业单位。
推动编制资源精准投放。该办优化教师编制资源配置,建立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根据学校空缺编情况和教学工作需要,合理调配教师,今年以来,已调配交流教师180余名,解决新泰市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难题。强化乡镇(街道)一线编制保障,推动编制资源向一线倾斜、向基层倾斜,拟为乡镇(街道)增加事业编制200余名,以保障基层用编需求。
推动职能履行高效协同。该办规范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实施权责清单动态调整“专人联系”制度,建立31个市直部门(单位)负责权责清单动态调整的人员信息台账。截至目前,调整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事项606次,共有权力事项4815项(包括公共服务事项),责任事项10050项。印发《关于报送机关职能运行监管有关数据的通知》,要求相关部门(单位)按时报送法定职责运行成效表,以“三定”规定为依据,逐项审核工作指标、完成时限、预期目标、运行成效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