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优化市场主体结构 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市科协“搭台架桥” 赋能企业创新发展
畜肉类价格继续保持下降趋势
泰安3人上榜
从“好就业”到“就好业”
深化审批改革 助力项目落地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省总工会公布第一届“山东手造大工匠”“山东手造工匠”名单
泰安3人上榜

 

■祝贺的作品。通讯员供图

本报12月25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李皓若)近日,山东省总工会公布第一届“山东手造大工匠”“山东手造工匠”名单,我市3人榜上有名。其中,泰安玉之源工艺品有限公司工艺品雕刻师、设计师祝贺,肥城市正港木业工艺品厂总经理、总工艺师程银贵荣获第一届“山东手造大工匠”称号,泰安市铜金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聂强荣获第一届“山东手造工匠”称号。

一笔一划、一凿一刻,栩栩如生的泰山迎客松、云步桥、仙鹤,在祝贺的精雕细琢下,跃然呈现在泰山玉石上。祝贺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玉雕技艺,根据玉石原料本身的特征进行设计,能将废料变废为宝,创作了一系列能够展现泰山玉独特之美的作品,用精雕细琢的耐心和不断探索的恒心,挖掘出了泰山玉之美。他将泰山玉雕与泰山文化相结合,研发了“天仙照鉴”“泰山香道”等系列产品,获得多个国家级专业大赛奖项。

千百年来,以桃木为载体雕刻而成的工艺品被赋予纳福、平安吉祥等寓意。程银贵经上百次的反复试验,攻克了桃木易开裂、变形、虫蛀的难题,成功研发出20大系列3000余种桃木工艺品,首创丝翎檀雕技法,作品获全国大赛最佳雕刻技法创新奖。程银贵通过带徒传艺、开办培训班、举办雕刻技艺大赛等方式,培养学员1800余人,强力带动了肥城市桃木旅游商品发展,目前,肥城市桃木生产企业已达160多家,从业人员4.5万人。

作为聂氏铜器铸造技艺第六代传承人,聂强潜心挖掘研究铜器铸造的工艺,发掘新材料,创新彩绘、高温着色,成功将“铜金蟾”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品牌申报为第五批“山东老字号”,他传承的聂氏铜器铸造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聂强将铜工艺品销售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目前已是互联网铜器产品的标杆品牌。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他成立设计研发团队,设计的作品多次获得工艺美术、旅游文创等领域的金奖。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