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24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董文一)22日,我市召开十二届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第六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全省涉企执法阳光监督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的工作要求,总结交流各地、各部门涉企执法阳光监督改革工作成效,就持续规范涉企执法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今年,我市被省司法厅确定为全省涉企执法阳光监督改革试点。全市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强化制度保障,完善机制建设,创新方式方法,形成了分级分类信用监管、跨部门领域“综合查一次”、非现场监管执法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市入企检查月平均数较试点前下降43.7%,企业迎检负担明显减轻,主动服务、规范检查、无事不扰的执法环境初步形成。
涉企执法涉及各级行政执法机关,面向所有市场主体,是行政执法工作的重点。各地、各部门要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持续深化涉企执法阳光监督改革,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大力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坚强执法保障。
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部署的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任务要求,逐项细化措施,健全标准规范,进一步提升涉企执法质效,不断增强行政执法的权威和公信力;要推广应用涉企联合检查平台,切实压减非必要入企检查频次,以科技赋能推进涉企执法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要进一步强化涉企执法监督,围绕涉企执法的突出共性问题,下大力气研究解决办法,切实提升涉企执法水平,不断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会议还传达学习了全省涉企执法阳光监督工作推进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