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20日讯(通讯员 郑延福 靳立山)近年来,东平农商银行聚焦县域产业发展实际,通过加大信贷投放、创新服务模式、主动减费让利等多项举措,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11月末,各项贷款余额104.51亿元,较年初增加4.67亿元。
“三个聚焦”实现靶向发力
聚焦龙头企业、重点项目。该行由领导班子对接政府、省市重点项目,“一企一策”制定信贷投放计划,累计为辖内4家龙头企业授信2.6亿元;以黄河滩区搬迁、土地复垦修复等项目为重点,定期通报营销进度,提升营销实效。聚焦特色产业、重点领域。该行聚焦东平县“双30”工程、文旅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对设施农业、生态渔业及环湖文旅产业支持力度,开展常态化进企业、访园区、走客户活动,实现辖区重点行业客户全覆盖。聚焦专精特新、科创企业。该行通过走访优势产业集聚区和科创型小微企业,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深入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大营销”活动,做到分层对接、重点对接,助力企业做大做强,累计发放专精特新、科创企业系列贷款3.1亿元。
“三个强化”推动提质增效
强化政银合作。该行与东平县农业农村局、东平县就业办等部门沟通协作,合力举办“政银企”对接座谈会,从资金、信息、服务等维度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实现批量获客、活客目标。强化清单营销。该行建立健全存量客户、流失客户、他行优质客户、重点营销客户“四类客户”清单库,制定客户经理走访计划,进行精细化管理、精准分层营销。累计走访营销客户4060户,授信3.5亿元。强化线上办贷。该行持续优化“泰山e贷”业务办理流程,适时优化业务办理要素,提升线上产品易用性。截至11月末,“泰山e贷”用信9979万元,较年初增加6644万元,增幅199.18%;同比增加7136万元,增幅250.98%。线上贷款用信8049户、11.93亿元,较年初增加1494户、3.69亿元。
“三个优化”激活内生动力
优化利率定价能力。该行制定征信准入及利率执行标准的指导意见,对征信准入标准、利率执行标准等进行明确,增强利率定价议价能力。优化信贷机制建设。该行将阳光办贷、限时办结制度落到实处,明确信贷调查、审查、审批三大流程办贷时限,制定优化《房地产免评估抵押贷款内评标准》和《个人类房地产抵押贷款管理办法》,抵押类贷款办贷时间平均节省1.5个工作日,客户办贷体验进一步改善。优化产品服务质效。该行紧盯客户融资难题,创新信贷产品、信贷模式,推出“富民大棚贷”“富民渔业贷”“乡村振兴巾帼贷”等系列信贷产品。累计发放“富民大棚贷”4628万元、“富民渔业贷”2210万元、“乡村振兴巾帼贷”1.2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