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18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董文一 通讯员 吴允峰)今年以来,肥城市司法局聚焦新形势、新要求,以“三化”建设为抓手,主动担当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积极构建矫正工作新格局。
以机制“规范化”为抓手,全面提升矫正质效。肥城市司法局严格落实日常监督管理制度,实施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常态化组织开展脱漏管人员排查整治,定期召开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分析研判会议;健全完善社区矫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3次;发挥教育矫正攻心治本作用,探索开展“每月一主题”教育形式,开展法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和警示教育等各类主题教育53场次;打造矫正帮扶基地3处,提升社区矫正对象劳动技能,安置就业16人。
以队伍“正规化”为载体,全面创新工作模式。肥城市司法局建立健全市、镇两级社区矫正委员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委员会和各成员单位职能;制定《社区矫正队建制实施方案》,积极推进“队建制”改革;探索实行“矫正+网格”联动机制,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广覆盖的动态管理模式;举办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培训班4次,组织案件评查,提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统一制发矫正工作证件,实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推进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与泰安监狱建立派单用警机制。
以监管“数字化”为依托,全面实现智能管控。肥城市司法局采取“技防+人防”相结合的动态管理模式,依托省智慧矫正平台、矫务通、在矫通等信息化监管平台,进行不定时检查和重点抽查,实现“工作在掌上、管理在指尖”,筑牢矫正监管“电子围墙”;联合检察院、公安局开展数据信息比对,依法处置私自外出等违规行为;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打通与法院、检察院等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法律文书交换,实现业务协同、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