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孙哲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发生障碍导致脑部损害的一种疾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与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脑卒中可防可治,早期预防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根据是否可干预,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和遗传因素;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饮酒、抗凝药物治疗和情绪应激等。
对可干预性危险因素的控制是预防脑卒中的主要目标。为有效预防脑卒中,需要定期体检,明确有无血压、血脂、血糖异常,并注意筛查有无颈动脉狭窄及心脏疾病,根据检查结果及时对症处理。首先需要有效控制“三高”,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脑卒中早期症状有哪些,如何快速识别?2021年,中国卒中学会正式发布了识别卒中早期症状的“BE FAST口诀”——“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物不清、视物重影等;“F”:Face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A”: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S”:Speech是指语言,言语含糊不清、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T”:Time是指时间,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应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通俗来讲,如果出现语言、视觉、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或口角歪斜症状,一定要警惕脑卒中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及时发现脑卒中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也就越好。患者在发病后被立即送达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得到规范治疗,可增加恢复机会,提高生活质量。脑卒中不可怕,通过识别脑卒中危险因素及早期症状,早期预防并早期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改善脑卒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