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凝聚思想共识 发挥优势作用
全国服装数智化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泰安成立
第六期全市党员干部“周末党校”专业化能力提升班开班
我市全力打造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打击非法违法经营危险化学品行为确保群众安全过冬
看“一株仙草”如何破土成“金”
航运发展“一闸两线三港”整体架构基本形成
同台竞技 尽展风采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2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交通运输局推进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
航运发展“一闸两线三港”整体架构基本形成

 

本报12月18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曹一秀)18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推进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和东平县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内河航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等优势,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服务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市出台了《泰安市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全市航运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市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51公里;千吨级运营泊位达到13个,力争达到17个;新增港口水运规上企业2家以上;集装箱运输实现突破,港口年吞吐量(集疏运量)较2022年实现翻番,达到400万吨以上,力争突破600万吨。为更好地推动全市航运发展,我市持续开展多方面的相关工作。

加快航道提档升级,着力破解通航瓶颈。京杭运河大清河航道实现通航,我市配合推进京杭运河柳长河段航道临时扩建工程和济宁至东平湖段“三改二”工程。我市推动八里湾复线船闸研究。完善港口设施,推动企业协同发展。我市完成兖矿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码头和铁路专用线工程,推动泰安港东平港区银山作业区建设,适时推动2000吨级泊位升级改造,推动泰安港老湖作业区顺接泰东高速和银山作业区疏港公路建设,建立健全港口企业协同发展机制。优化运输模式,构建高品质运输体系。我市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重点推进泰安港老湖作业区集装箱改造和兖矿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区20万吨集装箱储运区建设。打造绿色港航,提升行业发展质量。我市加强港口船舶污染防治,推动“近零碳”港口和船闸建设。强化数字赋能,建设智慧运营管理体系。我市加强智慧航道、智慧港口建设,以京杭运河东平湖区段航道和大清河航道信息化工程为依托,打造港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快临港产业布局,推动临港经济发展。我市加快兖矿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200万吨煤炭储备基地建设,推动老湖作业区临港物流开发,积极开发内河客运和旅游。完善建管养体制,构建高效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我市完善省、市、县联动的建管养体制,健全水运安全管理机制。

截至目前,市交通运输局已圆满完成2023年度任务目标。兖矿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投入运营、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京杭运河大清河航道具备通航条件。全年港航建设完成投资12.3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1.3%,航运发展的“一闸两线三港”整体架构基本形成。港口水运企业目前发展到25家,新增港口规上企业1家。今年前11个月,水路运输实现客运量3.69万人,客运周转量44.46万人公里,分别为去年同期的12倍和30倍;货运量33.87万吨,货运周转量13660.33万吨公里,同比均增长20.38%。港口吞吐量实现101.05万吨,同比增长121.3%。同时,智慧平台投入运行,港航业初步进入智能化管理。泰安港实现岸电全覆盖、散货全过程封闭装卸和废水全环节循环利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