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汶水 上一版3  4下一版
咬定青山不放松
旧相册里念往昔
母亲的“事业”
落雪的日子
故乡多彩的房顶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亲的“事业”

 

□王凤英

大表姐给我微信留言:“表妹,二姑纳的鞋垫就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我拿在手里看了好久,真是舍不得垫。”大表姐不光是赞美鞋垫漂亮,还饱含着对俺娘意志品质的真诚赞美。

从5年前开始,俺娘为了锻炼眼睛、手脚和思维能力,重新收拾好她布满灰尘的缝纫机,开始做鞋垫。

做鞋垫的首要原料是袼褙。从此,我的老父亲又多了两项重要工作,那就是打糨子、糊袼褙。过上一段时间,他老人家就把拆解开的旧衣服、旧床单等铺在一个大木板上,把打好的糨糊均匀地刷在上面,然后晾透晒干。

俺娘让四姐买来样式新颖、绣有梅兰竹菊和或各种吉言寄语的鞋垫毛片。每双鞋垫,最下面是袼褙,上面覆几层棉布,最上面才是四姐买来的花片。

俺娘做鞋垫的时候,手脚并用,神情专注,精力高度集中。随着缝纫机飞速转动,一道道彩线从俺娘手中流泄到鞋垫上。不到半个小时,一双精美的鞋垫就被俺娘扔到了床上。

不管是亲戚还是邻居,不管是来看病的、串门的、修电视机的、修宽带的,还是送奶的、送报纸的,俺娘一定会赠送给人家两双。有几个老朋友常来俺家做客。每次来,俺娘都让人家带几双。父亲对俺娘说:“凤英她娘,物以稀为贵,你给这么多,人家就觉得不稀罕了。”可俺娘却不管这些,还是照样坚持让人家再带几双。

俺娘干了几十年的乡村医生,义务接生26年。对她接来的娃娃,她更是情有独钟。去年有个从俺村走出去的大学教授来串门,俺娘拿出几双绣着“步步登高”“一帆风顺”字样的鞋垫送给他,还笑着说:“小伙儿,我是你来到这个世界上见到的第一个人,垫上我纳的鞋垫,祝愿你走起路来更踏实、更有劲儿。”那小伙儿听了非常开心,接着就脱下鞋,把鞋垫放了进去。

前几天回家,俺娘问我:“凤英,毛主席纪念堂和天安门广场上站岗的战士有多少?”我说:“还不得有几百人。”俺娘说:“我想做些鞋垫寄过去,给战士们每人两双,你看行吗?”我说:“娘,您这个想法很好,但咱不知道每位战士脚的尺码。”考虑到娘的身体状况,我建议这事还是先放放再说。

俺娘从年轻时忙碌,操心也成了习惯。现在虽然年龄大了,但仍然想力所能及地做点事。她老人家做鞋垫,既有益身心,又有利别人。

这几年,俺娘送出了多少鞋垫,她自己也数不清了。沉浸在“嗒嗒嗒”的声响里,俺娘好像又找到了年轻时的快乐。每当有人手捧鞋垫爱不释手,流露出惊讶的神情时,出生于1940年和雷锋同岁的她就会绽放出开心的笑容。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