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蕾
我家书橱的第二层最左边放着一本老相册,妈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取下来翻看,她的表情也会随着相册的翻动起伏变化。有时,妈妈还会把我叫到身边,为我讲述那些难以忘怀的悠悠往事。
相册的第二页有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那是妈妈上学时与同学的合照。当年她还扎着两个小辫儿,虽然照片没有色彩,却难掩扑面而来的青春朝气,每次翻到这张照片,妈妈的手指总会轻抚一个个熟悉的脸庞,念叨她们的名字,时光无法倒流,思念却可以走得很远。前些年,妈妈和照片上的同学再次相聚。尽管大家都已白发苍苍,但重聚的喜悦好像又把她们带回了从前,时光在那一刻定格,于是,黑白照片的旁边又多了一张新照片。
翻过青春的过往,妈妈的手又停在了我们一家三口的合影上,照片中的我已经上小学了,爸妈三十岁出头,爸爸那一头浓密的黑发显得尤其精神,妈妈的卷发也是为了过年新烫的。每次看到这张照片,妈妈都会看向爸爸发亮的头顶。有时我也在想,时光还真是调皮,它悄悄地擦掉了爸爸的头发,却在他的脸上添了几笔深浅不一的皱纹,在这一增一减中,不觉已近四十载。
陪妈妈看照片时,某个瞬间我竟忽然想起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匆匆而过的时光带走了爸妈的青春年华,也留下了许多念念不忘的记忆。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姥姥和姥爷分别在2006年和2009年相继离世,十余年间,每当妈妈思念他们时就会翻看二老的照片,原来这一张张扁扁的照片也是通向过往时光的引路灯。光亮处,妈妈看到因为自己的一句“想吃枣”,姥爷就跑遍全城为她买来;因为她想吃鱼,姥姥天不亮就出门为她排队买鱼,回来时雪花落满发梢。在我眼中,妈妈是“最有办法”的人,无论碰到什么事都不慌张,常常把“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话挂嘴边。唯有翻看姥姥和姥爷的照片时,妈妈才像个孩子,沉浸在被呵护的旧时光里,泪水早已打湿了眼眶。
清晨,窗帘刚被拉开,阳光就抢先射向书橱一角,稳稳地落在相册上,我想这大概是流动的时光与凝固的时光之间独有的问候吧。曾几何时我是不愿翻看相册的,甚至嫌弃那些写满稚嫩的旧照。人到中年,我才真正明白了老相册的意义,那些回不去的时光早已化作脚下的路,一张张旧照片则是高悬在路畔的灯,在旧时光里追忆往昔,携一盏灯,伴我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