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大工作会议指出,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联系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自去年换届以来,岱岳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区建成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室、点)123处,1610余名全国和省市区镇五级人大代表全部“进家入站”,累计接待选民9700余人次,解决各类诉求2380余件,让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切身感受到“身边的民主”。
“家站室”履行“实干之约”
“卧虎山小学南门附近,一到放学时间经常有小商贩占道经营阻碍交通,过往很不方便。”粥店街道村民刘守美说话间,赵其瑞代表就把她反映的问题认真记在了工作本上。
“我们小区车辆停放不规范,希望尽快改善。”“根据前期调研,我们发现主要是小型货车挤占了居民停车位。目前在社区西路规划了专门的货车停车位,让大家伙儿都能正常停车。”对于天平街道村民马德丽提出的问题,申洪亮代表现场进行了解答。
2023年11月15日,这是岱岳区今年第11个“集中接待选民日”,负责接待的赵其瑞和申洪亮如约来到各自所在的联络站,在与群众交流中,边听、边记、边商讨解决方案。
每月15日,岱岳区各级人大代表固定到代表“家站室”接待选民,收集社情民意,帮助群众纾难解困。
每逢接待日,代表们都有不少收获。今年5月15日,岱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徐永涛一早就来到了道朗镇北张村聚贤亭,他一边跟群众交流一边认真记录,“北山的生产路太窄,车上不去,老百姓得手抬肩扛运林果。”“村里路灯用的时间长了,晚上有时明有时暗,看着瘆人。”“村里水少,一到旱季,浇地的水都没有。”……或是生活中的小事儿,或是全村民生大事儿,群众畅所欲言,你一言我一语中充满了对人大代表的信任。
“‘家站室’既是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也是为民办实事的‘主阵地’。一年多来,岱岳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规范化建好‘家站’、制度化管好‘家站’、常态化用好‘家站’。按照‘七有’‘五上墙’‘一证两卡一册’‘四表四簿一书’的标准,全区更新完善代表之家19处、代表联络站89个、社情民意联络点15个。”岱岳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室主任张庆伟说,“制定了代表联系选民、视察调研、群众反映问题处理等20多项工作制度,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振男 通讯员 王颖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