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泰山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泰山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推进城中村天然气改造工作
暖心服务点亮幸福“楼·里”
扛牢服务业主责 展现主城区担当
树立法治信仰 加强法治建设
桑叶变身“金叶子” 乡村奏响共富曲
一枚商标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3年12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省庄镇亓家滩村
一枚商标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本报12月11日讯(通讯员 苏继钰)12月的省庄镇亓家滩村,猕猴桃产业园里的农户正忙着整理越冬土地。“今年的猕猴桃销售很好,特别是有了商标后,我们村光猕猴桃收入就超过100万元,村民们种植热情高涨。”看着新建成的猕猴桃园,泰山区省庄镇亓家滩村党支部书记李丰打心底里高兴。自今年4月份“亓家滩”商标免费回“娘家”后,“娘家牌”猕猴桃帮“娘家人”赚了上百万元。 说起“亓家滩”商标回归亓家滩,就不得不提起泰山协商助力的故事。亓家滩村位于泰山东麓,全村7000多亩地仅有448亩耕地,有30多年的猕猴桃种植历史。随着亓家滩村产业发展日渐向好,为更好地将特色产品投入市场,发展村集体经济,商标注册亟待解决。经前期查询,发现“亓家滩”商标已在2019年4月被泰安市泰山区德道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注册,村党支部一时犯了愁。为争取亓家滩品牌使用的产地和品牌的统一性,村党支部积极联系包保驻村的工作队员和多名区政协委员,与企业多次沟通,推进解决商标转让事宜。 政协委员们经过充分商前调研,并通过泰山协商议事室组织两次协商,先后解决了“注册商标已被注册”“老板同意股东反对”“如何转让”三大难题,最终解决了“产业发展的品牌建设”这一大问题。被注册5年后,“亓家滩”商标在今年以0元转让价格回到了亓家滩村。 水碧山青亓家滩,一系列特色农产品贴着这个小商标走出村庄、销往全国各地,让这个依山傍水的亓家滩声名鹊起,成了泰山东麓的闪亮名片。“今年猕猴桃总产量30余万斤,村民总收入过百万元。”一位村民代表开心地说。 一个“小商标”撬动起了美丽乡村的“大产业”,它助力实现了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双向奔赴”,实现了亓家滩村的华丽“蝶变”,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笃定。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