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6日讯(通讯员 苗志伟)走进宁阳县伏山镇堽城坝村,特色民宿与非遗工坊有序排列,整洁的道路,宽敞美丽的公园,历史悠久的禹王庙,景区里小孩的嬉笑打闹,柏油路上游客的闲庭信步,湖边鸵鸟的来回奔跑,处处洋溢着活力气息……景在村中,村融美景,外地人进村后,都有想留下来生活的冲动。
一个环境脏乱差、班子软弱涣散、连本村人都不想留下的后进村,是如何经过1年多时间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呢?
临危受命,2022年,在外经济能人皇甫庆彬被任命为堽城坝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带领该村干部创办“河之洲”文旅公司,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不到10万元增长到30多万元。
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要把农村过硬党支部建设和过硬党支部书记培育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头等大事,筑牢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
为强化村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宁阳县强力推进培强过硬村党组织书记、建强过硬村班子“双过硬”专项行动,将该县所有村分成后进、中间、先进3类,分类施策、集中攻坚,通过抓两头、带中间,推动村党组织书记、村级班子个个过硬,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以前遇到村民都想绕着走,村集体一年收入仅有2000元,不能给群众办事儿,被列入后进村,实在没脸面。”乡饮乡宁家庄村负责人宁保臣说。在县、乡两级帮扶下,宁家庄村清“三资”、建厂房、整土地,集体收入突破24万元,今年又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铺设了沥青路面……曾经的宁家庄村已是另一副模样。
今年“七一”期间,宁阳县委命名表扬了10名“过硬村党组织书记”、10个“过硬村班子”,举办事迹报告会,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同时,为激励引导村党组织书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明确村党组织书记人均报酬总额按照2022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倍的标准核定,其中绩效报酬根据考核位次逐人拉开差距,位列镇街区第1名的,每月绩效报酬2500元,考核排名靠后的每月不超过900元。
“我们村在全镇综合考核中得了第2名,这样我每月能拿到工资5300元,村里其他干部相应地也能领到3000多元,大家干工作的劲头更足了。”堽城镇北落星村党支部书记董国伟说。今年,北落星村集体栽植苗木2万多棵,硬化路面2000多平方米,又盘活了闲置的12套小康楼,售出后可增加集体收入270万元。
按照“典型引领、规范提升、全面过硬”的思路,宁阳县以先进为中心,全域推进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将全县553个村划分为143个片区,成立联合党总支,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动、治理联抓、服务联办,推动片区内各村抱团发展,实现村党组织书记和村级班子个个硬、产业发展村村强。
通过实施“双过硬”专项行动,宁阳县村干部年龄、学历、履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近两年累计完成后进村整顿62个,推动了农村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