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笑雯
“哇,还是熟悉的味道,好香啊。”走在宁阳县乡饮乡宁家庄村中心街上,远远就能看到宁家庄村石磨香油第三代传承人宁桂森正在专心致志地磨制香油,一股浓郁的芝麻香味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欲滴。
据了解,小磨香油的香醇浓厚来自每一粒芝麻的精选和传统工艺的锤炼,宁桂森坚持沿用流传200多年的传统制油技艺,即石磨磨油和“水代法”生产香油:首先将芝麻淘洗干净、去除杂质,再将芝麻倒进锅炉翻炒,接着用石磨将焦脆的芝麻研磨成酱坯,再向酱坯中倒入一定比例的开水,利用油水比重不同,将纯净的油脂代换出来,色香味俱全的“灵魂调味品”就出炉了。
宁桂森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已有20多年,炒芝麻需要1个小时,磨浆需要2.5个小时,墩油需要4个小时,一整天下来,也只能产十几公斤香油。虽然产量比机器压榨低,但石磨香油会最大限度地保留芝麻的营养成分,香味比机器压榨的更加浓郁。“我们村还有好多家石磨香油作坊,香油能卖到30多元一瓶,芝麻酱能卖到20多元一罐,每家差不多都是这个价格,我们一年能净赚五六万元。”宁桂森乐呵呵地说。
刚起步的时候,销路打不开,用传统做法磨香油的话,产量不高,挣不了几个钱。但宁桂森还是一心坚持传承,舍不得让这门手艺失传,最终以纯正的品质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受到了十里八乡村民的喜爱和追捧,也是“这乡有礼”直播间的销售冠军。“家族做香油的技艺从太爷爷开始传到我父亲已经是第三代了,我要把它保护好,再传承给我儿子。”宁桂森的女儿宁秋实说。20多年来,宁桂森始终将工匠精神、诚实守信贯穿于传统石磨香油技艺传承,坚持制作地道纯正的小磨香油,这一瓶瓶小磨香油,是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更是乡饮乡的传统文化名片。
现如今,还有无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村手艺人活跃在乡饮乡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他们以手为道、以心制物,在千锤百炼中诉说坚守故事,将手工传统工艺发扬光大、代代传承。在今后,乡饮乡将持续为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发展保驾护航,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结合文章,依托电商平台、文化旅游等,让传统手工艺被更多人看见,培育和形成独具特色的乡饮品牌,让小手艺变成大产业,为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