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6日讯(通讯员 徐翠茹)在山东晋煤明升达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吡啶项目现场,各道工序有条不紊衔接着,工人紧张忙碌,而在年初,公司负责人还在为要素指标而愁眉不展。
吡啶是化工中间体的“芯片”,产品市场需求以每年5.5%的速度增长,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吡啶项目自立项后一直难以实质性推进,原因是企业现有的合成氨产能无法满足项目需求,需要通过产能置换弥补产能缺口。在全省合成氨产能资源稀缺且只减不增的情况下,合成氨产能指标便成了项目落地投产的“老大难”。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宁阳县立即成立服务专班,积极寻找产能。在省、市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下,寻找到威海市恒邦化工有限公司合成氨产能置换源线索,宁阳县派专人赴威海洽谈,经过多轮磋商终于达成了产能收购协议。仅用2个月,该公司创造性完成了置换程序并在省工信厅官网公示、公告。
把服务企业作为新型工业化强县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宁阳县坚持服务跟着项目跑,贴心当好“娘家人”,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进县域企业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
“宁阳县工信局为我们争取了3万吨合成氨产能、132.36亩土地,保障了项目顺利落地投产。”山东晋煤明升达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吴海玖说。项目预计明年10月开始投产,投产后年可生产吡啶15万吨,实现营收58亿元、利税7.2亿元,产能跃居世界前列。
同时,宁阳县还指导该企业调优生产计划,利用企业列入化肥保供名单的有利契机,抢抓价格回升、订单增加的关键时刻,满负荷生产。1—10月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3.4%,营收同比增长75%,利润同比增长204%。
配煤是焦化行业的核心业务环节,决定了焦炭的品质、价格和成本。今年,位于宁阳化工园区的恒信高科能源公司新上了智慧化工数字孪生平台,各环节数据透明可视,AI计算出来的实时配方代替了配煤师的“家传秘方”,产品合格率提高了10%。
其实早在两年前,企业就对系统进行了初步改造,但如何对各环节数据资源进行集成利用却是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为破解企业转型痛点,助力降本增效,宁阳县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触发企业“乘法式”数智升级。恒信高科作为首批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拿到近500万元的资金补贴,联合华为公司打造了智慧化工数字孪生工厂项目,实现了全流程效益最优。
“有了县里的支持,依托华为专业技能,数字孪生工厂形成了更加精准的焦炭质量预测模型,实现了更加稳定的优化配煤比,产品品质大幅优化,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公司带来1000万元效益。”恒信高科常务副总王来发说。目前该项目已入选国家级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优秀案例、山东省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虚拟现实工业生产领域先锋应用案例。
企业纷纷点赞的背后是宁阳县为企纾困解难的生动展现。“我们始终坚持工业第一、企业和项目第一,用心用情急企业所急、用智用谋解企业所困,以优质的发展环境激发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宁阳县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董富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