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泰市人武部荣誉室,迎面悬挂的“精心选拔兵员、真诚服务部队”锦旗鲜红夺目、引人驻足。9月20日,66322部队将这面“沉甸甸”的锦旗送到人武部以示感谢。
“部队给我们送锦旗,是对征兵工作的认可,我们将进一步抬高标准、严把关口,把更多优质兵员送到部队,持续擦亮‘新泰兵’品牌。”新泰市征兵办公室主任牛纪宝表示。
好铁打钉
好男当兵
作为沂蒙革命老区之一,新泰素有崇军尚武的光荣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新泰走出去的优质兵员苦练本领、崇尚荣誉,立功喜报频频送到家乡人民手中,新泰籍官兵“功臣群体”现象连续两年被《解放军报》整版刊发,“新泰兵”的典型品牌持续震荡出“磁场效应”。
“好铁打钉,好男当兵”,这是新泰人民崇军尚武的真实写照,也得益于他们前瞻化培育、精准化选定、全程化服务的育兵、选兵、为兵机制。
军队的基础在士兵,士兵的源头在征兵。新泰紧贴打赢要求、紧盯部队需要,采取矩阵式宣传、正规化组训、封闭式管理、全过程淘汰的办法,择优选送强军打赢的“好苗子”。
“我们建立了市乡村三级征兵宣传队伍,抽调退役士兵、优秀士兵家长组成‘征兵政策宣讲团’,在媒体开设‘市长话征兵’栏目,向每名应征青年发放功臣画册、功臣故事集,面对面搞宣传、讲政策、谈未来,把征兵各项优待优惠条件说到家长和青年心坎里。”新泰市副市长、市征兵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磊说。
新泰市积极探索“两段两分法”选拔高素质兵员,定兵前按素质分组,对预定新兵身体素质进行定量统计、定性分析、定人备案,实行分组教学;定兵后按兵种分组,区分专业搞好分类施教,促进役前教育与部队需求精准对接,努力夯实“兵之初”的素质根基。同时,严把思想、体检、训练、廉洁“四个关口”,认真组织身体复查、谈心交心、廉洁摸底、基础训练、网络行为筛查的“五个过一遍”,对所有预定人员打分排名、优中选优,努力把高素质兵员送到部队。
功臣是宝贵的财富
是城市的闪亮名片
北部战区某部士官郑胜峰两次荣立二等功,获得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三等奖,被战区评为“强军精武标兵”。他的曾祖父郑元忍当年参加过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荣立一等战功;他父亲的3个堂兄都参过军,每人都曾荣立军功。新泰市人武部领导自豪地说:“像这样的功臣家庭,新泰至少有百余户。”
功臣是新时代最亮的星。每年征兵宣传和役前教育,新泰市人武部都会邀请老红军林全先、老英雄刘茂利讲战斗故事,邀请一等功臣吴志辉、任国祥等讲军营成才经历,邀请大学生士兵讲从军感悟,邀请驻新部队营连主官讲如何顺利度过新兵适应期。新兵起运时,组织功臣模范代表为新兵写寄语、送格言,勉励新兵扎根军营、建功立业。
“功臣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城市的闪亮名片,我们坚持市建功臣广场、镇设功臣榜、村有功臣墙,在全市开展‘争当功臣模范、争做立功家庭’活动,大力营造军营建功、家乡庆功、争相立功的浓厚氛围。”新泰市人武部政治工作科科长伍炎军欣喜地说。
正是有了功臣的激励引领,广大新泰兵在部队始终牢记家乡人民嘱托、苦练杀敌本领,立功受奖喜报频传。9月下旬,新泰市禹村镇“00后”战士杨志龙在部队训练成绩优异,荣立战备训练个人三等功。
送兵一阵子
为兵一辈子
战士在部队茁壮成长,家乡亲人不能缺席。为进一步加强兵员培育,新泰市建立部队、家庭、人武部“三位一体”联教联育机制,积极在褒奖上造声势、在联络上不断线,用接地气的举措为军人鼓劲,用带军味的方式为军属排忧,用家乡人的情怀关爱尊崇,持续点燃军营成才、建功强军的火热激情。
新泰市石莱镇某部战士刘仁昌,在部队比武集训期间因训练强度大,与父母通话时流露出打退堂鼓的想法,妈妈鼓励他坚定信心、敢于摔打磨炼。刘仁昌调整心态,最终因训练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二等功,当年保送军校提干。
保家卫国靠军人,建设家乡有民兵。新泰市锚定“建设一流民兵队伍”,军地合力编民兵、建队伍、强能力,成立“李林雨民兵应急排”,新泰市民兵组织建设覆盖率显著提升,其中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达100%,符合条件的国有(集体)企业达60%,基干民兵分队专业对口率达85%以上。
新泰市坚持抓好广大民兵教育引导,积极开展“忆红色历史、学红色传统、讲红色故事、做红色传人”活动,将红色基因融入广大民兵的生活爱好,引导他们回望征程、砥砺初心,自觉赓续红色血脉、争当英雄传人。
“掌平洼民兵战天斗地、久久为功的老井精神值得新时代民兵学习。我们一定要像老一辈民兵那样,牢记初心使命和为民宗旨,为强固国防、建设家乡作出应有贡献。”11月2日,新泰市组织40名基干民兵骨干来到龙廷镇掌平洼村参观见学,在螺旋老井石刻碑前,新泰市民兵应急连连长王文刚发自肺腑地说。
深化协同配合
夯实国防动员根基
新泰市坚持紧扣任务训、紧贴实战练,探索专武干部每月训、民兵干部定期训、应急分队集中训、企业民兵上门训的组训模式,主动与驻新部队建立协作机制,共定训练计划、共选组训人员、共用场地器材,注重强化应急应战、防火防汛、处突维稳等能力素质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当好卫士。
2019年8月,台风“利奇马”导致柴汶河果都段决口,新泰市人武部迅速集结民兵应急排和周边村庄普通民兵,赶赴抢险一线。广大民兵不畏艰难,连续奋战7个昼夜,成功封堵决口,受到人民群众一致好评。
“部队建设有困难,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必须就要跟上,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决不能让最可爱的人在新泰受委屈。”在新泰市国动委会议上,新泰市委副书记、市长、国动委主任赵永斌动情地说。他们牢牢把握国防动员因战而生、向战而行的使命,统筹军地资源,深化协同配合,全力夯实国防动员根基。
近几年,新泰市积极支持驻新部队建设,对境内国防战备公路拓宽整修,新建、修缮的国防战备公路能有效满足部队快速机动和运输需求;投资千余万元对市民兵训练中心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后的训练基地可以满足200人的训练保障需求。去年以来,在市财政相对困难的情况下,新泰市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对全市基层武装部和人武部办公楼全面提档升级,实现基层武装部全面达优,营区面貌焕然一新,有效激发广大官兵干事创业、奋斗强军的精神动力。
管武必先学武
懂武方能兴武
新泰市委坚持把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必学内容,作为常委议军会议“第一议题”必研,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示;跟进学习国际安全形势,注重把握时事动态,每年开展军事日活动和国防教育辅导授课,着力强化各级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2020年以来,新泰市先后召开常委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18次,拥军兴武的接力棒代代传承,崇军尚武的好传统薪火相传。
新泰市人武部利用基层武装部长例会、民兵整组等时机,常态化开展武装工作业务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基层专武干部管武兴武的意识和能力。3年来,共有35名专武干部受到提拔重用,有力激发抓武管武的内在动力。新泰市开设乡镇街道“书记谈武装话双拥”访谈节目,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走进媒体演播室,面向全社会,就如何当好党管武装和双拥工作的“领头雁”“排头兵”进行亮成绩、讲经验、谈打算,形成党委领导、军地协作、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生动局面。
新泰市连续8次获评“全省双拥模范城”,并且涌现出全国见义勇为典型——李林雨,拥军模范——柏钦水,“最美兵妈妈”——王庆爱,优秀兵支书——崔庆仁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在相关媒体开设“登高望远·星耀平阳”每周一星事迹展播,组织“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双拥人物”“最美兵妈妈”“最美军嫂”评选,每年表扬优秀民兵干部、优秀民兵,着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2012年以来,新泰市先后有22人次被上级评为党管武装好书记、关心国防建设“十佳个人”和征兵工作先进个人、双拥工作先进个人,人武部受到军分区以上表彰24次。
11月9日,在泰安市委常委会议军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学习新泰市拥军兴武做法的决定》,在全市引发强烈反响,全市上下掀起了学典型、赶先进、当表率的浓厚热潮,各级通过先进激励、典型引领、广造声势,让“新泰兵”“泰山兵”品牌熠熠生辉。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崔东旭 通讯员 刘明奎 乔亭灿 孔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