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物怎么处理?利用新技术进行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
畜禽粪便怎么利用?统一收集处理,田里多了有机肥。
废弃农膜怎么管理?回收加工成滴灌带,资源循环再利用。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022年4月,泰安成功入选国家级“无废城市”百城创建名单,同年11月,发布实施《泰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一年来,泰安牢牢抓住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着力打造“无废城市”建设的“泰安样板”,全方位探索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新路径,形成了一批固废利用经验成果,加速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
发展循环经济
工业垃圾变废为宝
在钢铁企业,钢铁生产要经过多道复杂的工序流程,固体废物排放量大。而这些废物在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环保部部长王宗文看来,却是放错位置的“宝贝”。“采用新技术、建设新生产线,不断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能有效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王宗文说。
利用热态加工中的余热,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为城乡居民供暖供热,总供暖面积达120万平方米以上,年减少燃煤近3万吨。对于炼钢钢渣、高炉水渣、除尘灰等固体废物,石横特钢建立生产线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将高炉水渣加工成微细粉,可作为水泥添加剂使用,在炼铁环节对全部除尘灰进行综合利用,并通过回转窑工艺从中提取出锌,实现变废为宝。
油漆渣是机械设备、家具木器涂装过程中的排放产物,约占涂装油漆用量的一半,且具有毒性和可燃性。泰安乐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回收利用,将危废变成了“香饽饽”。
“相比过去焚烧、填埋这两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处理方式,我们对油漆渣进行资源化再利用,生产出高分子固体粉末材料,可以将其应用到很多市场场景中。”泰安乐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郭敏说,公司自主研发了全国首套漆渣回收再利用系统,利用漆渣制造出木塑板、镁水泥工艺品、胶类制品等,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将资源价值“吃干榨净”。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绿色创新是打造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必由之路。泰安聚焦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用“无废”赋能绿色发展,结合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深入推进新一轮园区循环化改造,目前,10个省级以上园区均已完成改造方案编制,正按照方案组织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成果喜人,已创建3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8家省级绿色工厂及2家国家级绿色园区,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居全省前列。
废料变肥料
环保又高效
畜禽粪便、果蔬垃圾、农作物秸秆,这些是农村常见的废弃物,肥城中持十方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却对它们“情有独钟”。“废弃物也能变成宝,生产出生物天然气和有机肥料,用于能源供应和种植,实现生态循环。”肥城中持十方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商务经理于换换说。
肥城中持十方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每年可收集处理周边3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有机废弃物5万吨以上,还能产出有机肥7200吨、天然气200余万立方米,在解决农村污染问题的同时,实现了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形成了良性生态农业链,助力了“无废城市”建设。
“地膜盖一盖,增收几百块”,农用地膜在瓜果、蔬菜等作物种植生产上取得了增产增收的成效,但随着农用地膜的大面积推广,农用地膜残留造成的农膜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以前废旧地膜没人要,被丢在地里随风刮,导致村前屋后、地头树梢到处都是。现在有了回收地膜的地方,我们能卖地膜挣钱,地里也因此干净了不少。”肥城市桃园镇南北王村党支部书记王伟兴将捡拾的废旧地膜送到回收点后说。山东常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废旧地膜的回收处理方,公司副总经理王岩介绍,肥城市每年的地膜应用量为2800吨,公司在该市14个镇(街道)设立回收点,对散落在田间地头的地膜进行回收利用并制作成各种管带,用于农业生产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设施,年可加工滴灌带1260吨,真正让“白色污染”变成再生资源服务于农业生产。
农业固体废弃物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具有巨大的资源化利用潜力和价值。泰安建立健全秸秆收集储运体系,提高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平,大力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截至目前,泰安建立农膜回收站点45个,农膜回收率达90.2%,以岱岳区、新泰市、宁阳县、肥城市、东平县等为重点,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畜禽粪污综合处理利用率达95.25%。
践行垃圾分类
共享美好生活
垃圾分类宣传牌、设有免触拉环的分类垃圾桶、凭借垃圾分类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的便民超市……新泰市泽华·裕泰园小区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居民从以前“垃圾随便扔”变成现在“扔垃圾分四桶”,从曾经“嫌麻烦”变成现在“养成好习惯”,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生活中产生垃圾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对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让垃圾实现物尽其用。这就需要小区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大家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华通物业公司副经理、泽华·裕泰园项目经理安建说,小区利用紧邻小学和幼儿园的便利条件,协调校方开展环保讲座和环保活动,让孩子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长一同参与进来。小区还通过业主微信群科普、在小区各楼道口张贴分类指引等方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并实行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制,鼓励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让更多居民养成了分类投放垃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无废城市”人人共建,绿色生活人人共享。为让绿色低碳融入群众生活,在垃圾分类方面,泰安共设置分类收集桶11万余个、垃圾分类房(亭)3000余处,并配备各类转运、分类车辆1341辆,12个社区(村)被评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社区。泰安持续做好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管,今年以来,城镇新增绿色建筑684.57万平方米,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100%;快递绿色包装治理效果明显,833处邮政快递网点设置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超过95%。
如果把城市看作人体,乡村、学校、工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就是细胞。我市小处着手建设“无废城市”,在13个领域行业中掀起“无废细胞”创建热潮,涌现出“无废工厂”“无废乡村”“无废校园”等一大批“无废细胞”,预计年底数量将达到100个。
以点带面,聚沙成塔。泰安将聚焦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全力抓好“无废城市”建设任务落实,健全保障体系,精心打造亮点成果,助力绿色发展,培育绿色生活方式,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为建设美丽宜居泰安、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贡献力量。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李皓若
泰汶环保行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李皓若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