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1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王玉)10月28日,记者从市新能源产业链专班了解到,今年三季度,17个新能源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额151.12亿元。
本次开工的项目涵盖多种业态,既有3万吨/年三元锂电池回收利用、铅碳储能电池制造、江苏瑞晶10GWTOPCon电池等新能源电池项目,也有光明灌区36MW渠光互补、海工科技4.78MW等分布式光伏项目,还包括产业园区智能微电网、电网侧储能电站、超威用户侧储能示范等智慧能源项目和部分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项目。其中,力容超级电容及干法电池项目作为全市主会场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占地240亩,建设6GWh干法储能电池线、4GWh干法动力电池线、6GWh电池PACK线。干法电池技术能减少湿法电池的匀浆、涂布、烘干环节,降低环境污染,节约生产成本约30%,降低能耗20%,电池使用寿命可达20年。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78亿元,税收3.4亿元,对于促进我市电化学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江苏瑞晶10GWTOPCon电池和BIPV新型建筑材料项目作为泰安高新区主会场项目,计划总投资45亿元,占地500亩,新上年产10GW—N型TOPCon电池生产线20条。项目生产的M10型电池片产品,钝化工艺水平高、组件功率高、单瓦发电量高,是行业内最先进的主流产品。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利税10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政府有为’拉动‘项目有效’,提供从项目招引、手续办理、政策支持到要素保障、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服务,积极开展‘一线问效’等活动,确保将产业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解决到位,推动在谈项目快签约、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建设、建设项目快投产。”市新能源产业链专班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