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30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芮)27日晚,在宁阳县人民广场,戏曲小品、梆子小戏、泰山皮影戏等节目依次登台,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当日,“村村有好戏、百姓大舞台”百场小戏走基层——泰安市群众性小戏小剧巡演活动正式启动。
小戏小剧是一种短小精悍、形式灵活、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小戏小剧演员数量较少,三五人就能成一台戏,剧本篇幅小,演出节奏较快。尽管体量有限,但小戏小剧可容纳歌舞、说唱、戏曲等多种表现形式。
宁阳县选送的节目《夫妻树》讲述了伏山镇太平庄的一对革命夫妻的故事,夫妻二人均为共产党员、革命烈士。丈夫赵福基革命牺牲后,妻子马淑贞更加坚定地投身革命,完成丈夫未竟的事业。赵庆兰在节目中扮演赵福基的母亲,支持儿子勇敢杀敌。“这是一个英雄的故事,我们在排练时仔细揣摩人物性格,用心刻画人物形象,让观众更好地走进故事。”赵庆兰介绍,《夫妻树》很受观众欢迎,演出时现场掌声不断。
体现孝道的节目《儿媳红娘》、展现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走上富裕路的节目《誓把青山变金山》、聚焦乡村文化振兴的节目《非遗工坊》等小戏小剧节目轮番上演,博得观众阵阵叫好声。“在得知今天广场上有演出后,我们一家都赶来看。节目题材都来自我们身边,老百姓喜欢看。”来自文庙街道金阳社区的居民李女士夸赞道。
此次活动由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宁阳县人民政府主办,宁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宁阳县文化艺术中心承办。今年4月份,市文旅局举办了泰安市首届小戏小剧节,以“小戏小剧”唱响了文旅融合“大戏”,让“群众演给群众看”融入日常生活,走进千家万户。近年来,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涌现出一批以《赶考》《好婆婆》为代表的优秀群众性小戏小剧。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已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万余场次,基层优质文化服务供给不断增强。
“举办全市群众性小戏小剧巡演活动,是为了加大文化‘走亲’力度,把小戏小剧节办成具有较大影响力、形式新颖、群众喜爱的品牌系列活动,带动全市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持续掀起高潮。”市文旅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刘水表示,市文旅局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衔接,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