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17日讯(通讯员 刘春进 刘金焕 张莉)“米、面、油……我用信用积分兑换了这么多实用的东西,没花一分钱,以后参加志愿服务的劲头更足啦。”近日,在道朗镇康庄村的信用超市内,村民崔秀芳喜滋滋地和大伙说。
从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来,道朗镇立足实际,稳步扎实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通过信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等形式,让广大村民充分体验信用有“价”,引导村民从“要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转变为“我要主动讲信用”。围绕自律助人、孝老爱亲、诚信利他、节俭绿色、共建共享,通过为民协商会议制定适合各村的信用评价指标——以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等符合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信息作为加分指标,以违反移风易俗规定、不遵守村规民约等不良行为信息作为减分指标,赋予相应分值,引导村民崇信向善。
经过不断扎实推进信用体系建设,道朗镇将“信用+”与环境整治、护林防火、美丽庭院创建、防洪防汛、暖心食堂运营等各项重点工作深入融合,志愿者在这些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村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既引导村民讲诚信、重品行,崇德尚贤、热心公益,又有力推进了乡村振兴。据了解,道朗镇将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促进“信用+”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激励更多村民参与到村级治理中来,实现文明实践筑同心、信用赋能惠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