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28日讯(通讯员 杨蕾 韩长清)今年以来,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坚持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创新推出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举措,持续助推全市营商环境优化。
数据赋能,深化改革“网上办”。通过“揭榜挂帅”和“先行先试”,在全省率先实现“公积金商业组合贷款与不动产登记全链条一个环节办理”“不动产登记与法院查控”网上协同办理。通过深化银政合作,在银行设立便民服务窗口,让群众办理贷款业务的同时一并完成登记业务,实现抵押登记业务不见面审批。截至目前,在银行网点办理抵押业务达到95%。推行“一网通办”,在互联网和手机客户端,开设24小时“网上登记大厅”,有76种登记业务类型可线上申请,其中9类登记业务系统自动审核“秒批秒办”。
流程再造,便民利企“一窗办”。以“一件事一次办”为向导,不断深化服务事项,通过打通跨行业和部门间信息壁垒,进行不动产单元代码与水电气暖户表号精准关联匹配,实现二手房过户时水电气暖“无感过户”。联合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税务局推出“联合服务直通车”,为特殊人群、特需企业主提供“一站式”上门服务。今年以来,共提供上门服务近90余次,现场完成不动产登记受理审核、缴税、收费发证不动产登记全链条业务1000余件,既为特殊群体节省了办证成本,又为他们提供了足不出户的优质高效服务。
拓宽渠道,优化服务“延伸办”。为实体企业在各大厅开设“企业专窗”,登记业务全程帮办;综合运用数据共享、部门核验、告知承诺等措施,让不动产登记证明事项负面清单清零,将不动产登记大厅打造成“无证明”办事大厅。通过优化登记事项、精简收件材料、压缩审核环节,全部登记业务实现1个工作日内办结,80%的业务类型可即时办结。
据了解,泰安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将以提升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服务,精准发力,强化联动配合,凝聚工作合力,高质高效推动不动产登记服务再上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