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19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明荟 通讯员 张晓芳 刘丰欣)今年以来,市审计局在对国有企业重点改革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等国企审计项目中,紧扣国企治理结构、经济活动、资源配置等方面开展审计监督,助力国企改革顺利推进。
精准“把脉”明方向。该局围绕企业运营机制和制度规范,充分收集资料,在学习相关法规、政策的基础上,到泰安传媒集团、泰山城建集团、泰山产业集团等走访座谈,摸清企业机构职责、内控管理、产业布局等基本情况,做好审前调研,制定审计目标,对重点内容调研分析,科学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做到突出重点、精准发力。
摸清“病灶”查问题。该局加大对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调整、国有资产监管、重大风险隐患等问题的审计力度,梳理各企业存在的制度机制不健全、资产管理不规范、部分投资项目存在损失风险等46个问题。其中,对泰山城建集团、泰山产业发展投资集团两家一级集团及其所属的12家二级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并延伸调查6家三级企业,重点关注其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问题,抽查资产总额近22亿元,筛选出32个问题疑点。
对症“开方”提质效。该局坚持依法求实、问题导向原则,以优化国有企业资源配置、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分别对账务核算不实、低效无效资产处置效率低、项目投资运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提出针对性审计建议,对相关企业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要求立行立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问题,列出时间表和路线图,限期整改,切实促进国有企业规范管理。
紧盯“疗效”抓落实。该局加大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跟踪督促力度,实行清单管理,对问题逐一分解,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整改方案和台账,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实现任务再分解、责任再落实、措施再细化,按照“制度未完善的不放过、资金未追回的不放过、责任未落实的不放过”的要求,督促被审计单位对相关问题逐一进行整改,推动建立整改长效机制。